“組長,我來主動匯報個情況。普某某向集體借的1000元錢收回來了,現在已經存入‘三資’集體賬戶了。”這天上午,巡察干部剛到辦公室,紅塔區洛河鄉跨喜村委會第六黨支部書記就進門欣喜地說道。
此前,紅塔區委第三巡察組進駐洛河鄉,采取“巡鄉帶村”的方式,對洛河鄉及所轄5個村委會開展常規巡察。剛一進駐,巡察組就仔細查閱各村組集體經濟合同,盤查債權債務臺賬資料,摸清家底。
通過清理發現,個別村組沒有嚴格執行《紅塔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資產資源登記缺失,村集體債權債務長期掛賬無人催收,極有可能造成資金流失。經核實研判后,巡察組立即將該問題反饋至相關村委會和村組,要求上下聯動,及時組織對各自的集體資金資產進行自查自糾,清產核資。
“巡察組提出要求后,我們下來就落實整改,把舊賬一筆一筆理清楚,該補的補,該退的退。”村支書說道,“清理中,我們發現有一筆1000元的欠款掛在村組賬務上,是1997年村民普某某因為治病向小組借的。”
1000元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況且已經事隔25年,普某某會不會認賬,村支書心里很是打鼓。
“都說新官不理舊賬,始終還是擔心催賬得罪人。再說已經過了那么多年,村干部換了一批又一批,到我上任,一是怕他不承認,二是自己也不想出這個頭,就一直沒有認真催收過欠款……”村支書說出了他的顧慮。
巡察組向村一級延伸巡察,促使村干部意識到“權有所限、錢有人管、事有人監”。考慮到普某某如今身體健康,家里蓋了新房,不愁吃穿,于是,村支書找到普某某催要欠款。
“剛找到他時,他也不承認,說過了這么多年早忘了有筆借款。后來我拿出借款憑證,并向他講明利害關系。沒過幾天,他就把1000元現金交給了我。”回想起催款的過程,村支書尷尬地笑著說,“其實農村老百姓最淳樸,歸根結底還是我們村干部沒有履職到位,不敢擔當不愿擔當。”
“拖欠集體資金只是表象,其根本原因還是制度不落實,‘三資’管理不規范。”區委第三巡察組組長表示,接下來,巡察組將緊盯整改實效,追根溯源“析病理”“開藥方”,倒逼責任落實,切實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紅塔區委第四巡察組 劉應芬 肖鋒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