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孫燦
漫畫/周盼
針對白天村民外出較多的實際,福建一些鄉鎮紀委開展“村居夜話”“進村夜訪”等活動;針對部分村組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情況,云南省富寧縣委巡察組采取“背包式巡察”,走村入戶與群眾面對面交談……一段時間以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通過“馬背宣傳隊”“信訪驛站”“帶著板凳進村”“壩壩會”等多種方式深入一線,近距離摸排問題線索,聽民意、排民憂、解民難。
身子坐下去,實情撈上來。基層是“熟人社會”,群眾反映問題顧慮較多,如果僅僅是坐在辦公室里等線索,往往難以及早發現問題。面對這一現實,紀檢監察干部通過主動下沉到村居、社區,以面對面談心談話、走訪群眾等方式,進行近距離、可視化、多角度的精準監督,掌握社情民意,實現監督下沉、監督落地、監督于問題未發之時。
走進群眾,是要去了解實際情況的,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搞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不然的話,即使走下去,情況也無法摸準,問題也難以察覺。要堅持問題導向,真正沉下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善于從老百姓家常閑聊中找到問題線索、從家長里短中發現難點痛點,從而嚴肅查處“蠅貪蟻腐”、切實解決“急難愁盼”。
走下去,還要帶著感情、帶著溫度。即使進村、進社區了,但如果“人到心不到”,或是說話端著架子、不接地氣,就會在干群之間立起一堵無形的墻,想要聽到真心話、實在話也就難了。因此,在走訪過程中,不僅要與群眾面對面,更要與群眾“心連心”,用群眾語言增進情感,做到“進得去、坐得下、聊得開”。如此,群眾才會敞開心扉,真正把紀檢監察干部看作“貼心人”。
在互聯網時代,要積極借助信息化手段,運用“網上留言”“隨手拍”“一鍵舉報”等方式,把反映意見、信訪舉報端口接到群眾指尖。用好大數據等手段,對群眾反映情況進行分析,善于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在此基礎上,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反饋信訪舉報處理結果,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自己的事有人管,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