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眉山考察時,來到三蘇祠,強調“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
家風連著黨風政風,體現著領導干部的作風和面貌。注重家風建設,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一個突出特點,《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第八條就是“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涵養良好家風,既需要制度規定來加以規范,也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落實落細。
四川有“三蘇”等家風故事流傳于世,縱觀古今,云嶺大地也涌現出一批又一批治世能臣、文化名人、知名學者、富商大賈,古有蘭茂、錢灃,今有楊善洲,從他們的家風故事中,不難發現,涵養良好家風,首先是以身作則,堅持“嚴”的要求做人做事,要求子女的,自己先做到,更重要的是,他們立家風、傳家訓,非常重視育人。
這對我們涵養家風有重要的啟示作用。黨員干部涵養良好家風,不僅要自己做到,更要重視對子女和身邊人的監督和管教,切實扛起家風建設的責任,以“嚴”的標準育人。對家庭成員要常提醒、嚴管教,讓家庭成員切實做到嚴于修身、嚴于律己,要告誡家人警惕被圍獵,摒棄特權思想,不給公權私用留下任何空間。
要加強教育引導,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良好的家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用心用情培育,要從道德觀、社會美德、規矩意識等方面著手,引導家人樹立正確價值觀;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傳承往圣先賢的家風文化,教育家人熱愛祖國、廉潔自律、艱苦樸素、無私奉獻,實現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的同步建設,以家庭成員的共同進步,涵養良好家風,培育優良作風,持續不斷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劉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