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100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億萬中國人民過上了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堅持黨的領導,挺起“主心骨”。俗話說:“家無主心骨,掃帚顛倒豎”。就一個家庭來說,沒有主心骨就像斷線的風箏,只能隨風飄搖,而主心骨不強就像沒有根的樹,經不住風吹雨打,就一個國家來說也一樣。中國共產黨自誕生起,就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旗幟上,作為矢志不渝追求的崇高目標和遠大理想。自此,中國找到了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正確途徑,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中國逐漸由貧窮走向富裕、由大國邁向強國。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才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堅持人民至上,唱響“主旋律”。黨的十九大報告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消除了絕對貧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改善;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極大地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面對洪澇災害,我們以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不勝利,不收兵,堅決打贏這場硬仗。每一個中國人都由衷感慨:“生在中國,何其有幸。”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底氣和力量。新征程上,我們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聚14億人民的力量共同推進中華號巨輪行穩致遠。
堅持創新賦能,點燃“主引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不懈努力,我國科技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科技整體能力持續提升,我們實現了嫦娥飛天、蛟龍入海、天眼觀星、北斗組網、“祝融”探火,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都向世人展示了中國智慧、中國速度。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我國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的同時,總體的科技創新基礎還不牢,總體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想要在正確的道路上快速奔跑,依然要依靠創新,用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創新是國家強盛之基,世界文明發展之魂。創新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創新才能帶動全社會幾何倍跨越發展,創新才能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目標已經明確,重任只爭朝夕,我們要以“任爾風狂雨驟,我自安如泰山”的堅定意志始終沿著共產黨領導的方向勇毅前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鄧紹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