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我們生活、成長的基本單位,是個人思想、行為的根源,是社會道德的基礎。家風關系黨風政風、社風民風,黨員、干部成為優良家風的表率,才能為全社會作表率。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諸多違紀違法案件中,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之一。“腐敗夫妻檔”“腐敗父子兵”“全家腐”“兄弟腐”的案件屢見不鮮,被配偶的“枕邊風”吹亂心智、被身邊人“拉下水”的領導干部不乏其人。有的沉迷于低級趣味,不重視自身建設,給妻兒、親友樹立壞榜樣;有的“封妻蔭子”,崇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私情替代公心……黨員干部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屬親屬相互影響、惡性循環,最終會突破法治的底線、走向腐敗的深淵。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縱觀五千年的中華燦爛文化史,不僅有“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還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宋代朱熹《家訓》、晚清曾國藩《家書》……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教育,尊老愛幼、賢妻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液中。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建設問題,在許多場合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家風不僅關系家庭私事、個人私德,更是關乎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大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規定》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等等,一系列重要黨內法規制定出臺,對家風建設提出了“硬要求”。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良好家風是抵御貪腐的“防火墻”,也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黨員、干部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正確處理親情和原則之間的關系。要時刻保持清醒自律,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始終保持公仆本色,始終牢記黨員身份,以自身正、自身清傳遞清白家風,教育、約束好自己的子女親屬。要注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家教文化,倡導忠誠、責任、學習、奉獻、自律等理念,培育家庭文明新風尚,以良好的家風為自己的從政行為不違紀違法增添一份保障。(怒江州紀委監委 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