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選舉產生了2296名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在這些黨的二十大代表中有一位代表特別引人注目,她是調試高鐵“神經元”的“匠心玫瑰”柯曉賓。她是中國通號西安工業集團沈信公司電器中心調整三班班長。19年來,柯曉賓孜孜以求,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最終脫穎而出、躋身業內數一數二的技術達人,成為打造“中國高鐵”國家名片的全國技術能手,用傳承、創新和擔當完美詮釋了“大國工匠”精神。她是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從她身上汲取奮進的精神力量。
精益求精,刻苦鉆研,汲取“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的高超技藝,爭做“極致完美”的“追求者”。2003年,20歲的柯曉賓進入沈信公司,成為一名繼電器調整工人。繼電器是鐵路系統控制裝置的“神經元”,其調整接點間距的誤差需要控制在0.05~0.1毫米之間,調整觸片的力度要控制在200毫牛左右,稍有瑕疵就會影響電氣特性和性能指標,導致前功盡棄。然而,看似簡單的操作背后需要無數次的磨煉。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柯曉賓憑借著骨子里的韌勁,拼命鉆研,不厭其煩反復練習,一個動作要練幾十遍甚至上百遍。正是靠著這股韌勁兒和精益求精的態度,柯曉賓專業技能不斷提升,成為調整線上“大師級”的領頭雁。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以柯曉賓為標桿,堅持精益求精,切實發揚實干精神,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投入到學習專業化本領、增長真學識中去,奮力書寫新時代的絢麗篇章。
匠心傳承,無怨無悔,感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爭做“無私奉獻”的“踐行者”。“一點紅”遠不及“一片紅”。幾年來,柯曉賓先后帶出了50名徒弟,在她毫無保留的悉心指導下,培養的青年職工中已有全國技術能手3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7人。她所負責的班組大部分是青年員工,她結合每名員工的調整特點進行一對一輔導,有針對性地糾正手法、傳授技巧。在她的精心培養下,班組20余名青年員工已經成為調整線上的新生力量。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以柯曉賓為旗幟,甘做“渡人船”“鋪路石”,保持“甘為人梯”的敬業奉獻精神,以“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為民情懷,下沉到基層一線,傾聽群眾呼聲,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群眾的“幸福指數”,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攻堅克難,開拓創新,讀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爭做“敢為人先”的“拓荒者”。沈信公司自主研制的一款繼電器,要求一組接點每個觸頭壓力不小于150毫牛,兩個觸頭的壓力差不大于20毫牛。面對這個難題,柯曉賓不分晝夜地攻堅。那段時間,吃飯時扔下筷子畫圖紙、下班途中返回車間測數據、纏著機加師傅搞試制,已成常態??恐@股“瘋勁兒”,她硬是成功研制出了新型接點整形工具,不僅提高了調整精度,而且提升了生產效率。柯曉賓帶領團隊始終秉承“創新”理念,先后攻克生產疑難問題項目29個,取得創新成果43項,申請國家專利8項。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以柯曉賓為榜樣,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氣概和“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斗志,奮力攻堅克難、銳意創新,努力交出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答卷。(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紀委監委 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