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村組,廉潔家風發人深思;打開手機,廉潔信息引人注目;來到廣場,清風長廊映入眼簾……出門就是“廉”,廉潔文化融入景觀、融入生活,正內化為一種城市底蘊,在姚安縣蔚然成風、遍地開花。
近年來,姚安縣紀委監委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工程,強陣地、推精品、抓宣傳,高質量打造清廉姚安廉潔文化品牌。
姚安縣紀委監委整合承載廉潔文化元素的紅色資源、清官廉吏、非遺技藝、家風家訓等,總結提煉蘊含其中的廉潔理念,創作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兼具的特色文藝作品。同時,主動適應新媒體“短平快”的傳播規律,開設清廉姚安專欄宣傳、開設“新風鄉村”廣播宣傳欄目,結合重要時間節點,挖掘節日中的廉潔文化元素,制作策劃“節日倡廉”“節氣話廉”等廉潔短視頻、長圖作品,將廉潔文化搬上“云端”,送到“指尖”。
“執政為民講公德,貪贓枉法要不得,人民公仆第一條,廉潔!”在姚安縣各村的田間地頭,一陣陣悅耳的“彝話山歌”響起,承載著清廉的音符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們這里偏遠一點的鄉村,年紀較大的村民不太聽得懂普通話,為了方便他們理解,達到人人明白、人人皆知的宣傳效果,我們把文明鄉風、良好家風、移風易俗、黨史清廉故事等內容,編寫進梅葛山歌進行傳唱,效果十分顯著。”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以小事明大理,以鄉音傳廉音,是姚安縣繁榮廉潔文化產品創作,豐富精品供給的方向。該縣因地制宜,以民族文化為“小切口”,探索打造一條“民族+清廉”建設品牌,深入挖掘提煉民族文化中的“廉潔因子”,從民族傳統文化、風俗習慣中汲取“養分”,依托民族特色文娛活動、方言宣講臺等陣地,通過民族語言宣講、山歌、花燈歌舞、小戲、蓮花落、音樂快板等載體,多維互動,寓教于樂,開展黨章黨規、清廉建設宣教活動,傳遞清廉建設“好聲音”,讓廣大基層黨員、群眾聽得懂、聽得進、記得住,著力營造全社會“宣廉、倡廉、崇廉、展廉、守廉”的濃厚氛圍。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把廉潔文化建設融入清廉機關、清廉企業、清廉學校、清廉村居、清廉醫院建設各環節,著力推進廉潔文化陣地建設,打造各領域的“清廉珍珠”,形成一批獨具特色的廉潔地標,以陣地建設推進全域廉潔文化建設。同時,制定完善了《姚安縣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建立統籌協調工作機制,組織、宣傳、文廣、融媒體等部門通力合作,形成上下聯動、同頻共振的工作合力,把廉潔文化建設列入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細化7個方面20項任務,明晰任務書、路線圖,加大督促指導力度,力促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
“今后,我們將致力探索廉潔文化建設的新載體、新路徑,把廉潔文化搬上‘云端’,送到‘指尖’,融入‘心頭’,讓廉潔文化可感、可視、可觸、可親,不斷彰顯清廉之美、放大清廉之效、形成清廉之治。”姚安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馬學能 || 責任編輯 李品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