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祚傳一生清廉、公而忘私,為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鞠躬盡瘁,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近日,在大姚縣七街倉西村紅色家風館,紀檢監察干部老賽正在為該縣年輕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學員講述趙祚傳的家風故事,引導年輕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做到修身齊家,廉潔奉公。
如今在大姚縣,趙祚傳的革命事跡和五封遺書,已經成為該縣一本紅色教材;趙祚傳故居和趙祚傳革命烈士陵園,則成為該縣各級黨組織開展黨史黨性教育、廉潔教育的紅色“打卡地”。
“這個政治生日過得很有意義,學習了趙祚傳烈士愛國憂民、一生清廉、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后,我更加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信念,永葆入黨初心。”該縣鐵鎖鄉一名年輕黨員干部說道。
大姚縣紀委監委抓住年輕干部這個關鍵,定制“青廉套餐”,用廉潔文化滋養身心,常態化開展黨性教育、警示教育、紀法教育、作風教育,引導年輕干部樹牢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組織年輕干部到紅色教育基地過“政治生日”,就是黨性教育的重要一環。
為讓黨員干部從紅色資源中賡續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大姚縣紀委監委把趙祚傳故居、趙祚傳烈士陵園、七街人民公社、大姚縣紅色文化廣場、大姚縣紅色文化紀念館、紅色文化會館等紅色資源作為生動的廉潔教育課堂,串珠成鏈,打造“紅旅路線”,融合“線上學習+線下打卡”方式,集黨性教育鍛煉、紅色基因傳承、清廉家風浸潤于一體,通過講述革命故事、家風故事、紀律故事,把黨的優良傳統轉化為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內生動力。
為讓紅廉文化融入日常,走進群眾。該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門進行紅廉文藝作品創作,常態化開展“紅廉文化進基層”送戲下鄉、紅廉文化大篷車進村(社區)、紅色電影進村組等各類紅廉文化活動,并結合各鄉鎮當地民間節日活動,組織民間文藝隊和非遺文化傳承人精心編排紅廉文藝節目進行表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紅廉文化。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注重打造廉潔文化矩陣,依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打造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廉潔文化主題公園、紅廉文化廣場、紅色家風館、廉潔文化展廳等教育陣地,同時結合清廉大姚建設,在機關、學校、醫院、企業、村居建設廉潔文化墻、清廉文化長廊等景觀,推動廉潔理念融入基層走近群眾,為清廉大姚建設注入“廉”動力。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堅持在資源融合、載體創新上下功夫。編印《紅色大姚》口袋書,制作《紅色蜻蛉》連環畫集,整理出版《趙祚傳烈士傳》《蜻蛉忠魂》紅色書籍,創作電視連續劇《滇中風云》,編排《趙祚傳》紅色情景劇,拍攝紅色家風專題片《感悟家國情懷 弘揚紅色家風》及抖音視頻《傳承紅色家風 弘揚清廉家風》《良好家風代代傳》,將紅色資源活化為可讀、可視、可聽的精神食糧,更好地沁入黨員干部腦海心田。
“我們將全面推進清廉大姚建設,深耕細挖,有效激活紅色文化資源中的廉潔因子,讓廉潔文化更加豐富、更為鮮活,讓清正廉潔的價值取向和社會風尚不斷充盈、深入人心。”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梁家禮 || 責任編輯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