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000余名土匪包圍了新街縣城,當時駐守新街的解放軍只有600人左右。雖然敵我力量懸殊,糧食短缺、彈藥不足,但在民兵和老百姓的支持下,解放軍經過一個多月的苦戰,最終擊退土匪,取得保衛戰的勝利……”近日,元陽縣紀委監委依托基層黨員教育實訓基地冬瓜林烈士陵園紅色資源,組織全縣9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開展紅色資源現場學活動。通過重聽革命故事、重溫入黨誓詞、重憶入黨經歷、重問入黨初心,讓大家接受深刻的革命精神洗禮,激發干事創業的正能量。
開展紅色教育、黨性教育,是該縣紀委監委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推動紀檢監察干部嚴于律己、履職擔當的內容之一。該縣紀委監委堅持“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將紅色教育與廉潔教育緊密結合,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到哈尼梯田博物館參觀學習哈尼族祖輩勤勞踏實、百折不撓的品格,深刻領悟哈尼梯田蘊含的廉潔文化。
在博物館內開展的現場學分享會上,該縣紀檢監察干部談道,“此次和同事們一起參觀學習,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哈尼祖先獨創的‘木刻分水法’,各村選出專門維護木刻分水機制的溝長,在水溝的分水口埋入木頭進行水流分量,根據梯田灌溉面積的大小在木頭上鑿出寬度不一的凹槽,讓水流順著各凹槽流入梯田里,既保證每一丘田用水合理分配,又可以做到公平公開定分止爭。這個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充分體現了哈尼族的廉潔文化和溝長們公正無私的廉潔品質。”
在挖掘紅色資源和廉潔元素的基礎上,元陽縣紀委監委不斷豐富廉潔文化建設內容,在節假日或重要節點,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學習黨紀法規、典型案例通報等,推動樹牢紀律規矩意識。邀請黨校老師上專題廉政黨課、簽訂139份廉潔承諾書,筑牢紀檢監察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引導紀檢監察干部以案為鑒、對鏡自省。
“紀檢監察機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要在廉潔自律、擔當作為上做表率,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資源、廉潔元素,教育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夯實廉潔防線,鍛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過硬、擔當過硬的紀檢監察鐵軍。(程聃 || 責任編輯 宋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