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是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的重要力量,是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重要隊伍。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增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實效。派駐機構作為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力量,要認真貫徹落實《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則》,緊盯“關鍵少數”,強化監督職能,切實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推動駐在部門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
推動黨組織切實履行黨內監督的主體責任。一是督促上級“一把手”抓好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上級“一把手”要將監督下級“一把手”情況作為述責述廉的重點內容,對下級新任職“一把手”開展任前談話,對下級“一把手”定期開展監督談話,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進行批評教育,對存在輕微問題的及時予以誡勉。二是督促建立健全常態化監督機制。推動黨組(黨委)充分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圍繞重點環節、重要事項構建常態化監督機制,把“一把手”作為監督重點,緊盯權力運行關鍵環節,制定權力運行清單,構建“一把手”職責權力可查、可控、可糾正的運行體系;制定廉潔風險清單,梳理“一把手”履職用權過程中的廉潔風險點,構建分級管理分級負責、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的防控體系。三是督促“一把手”提高思想認識。督促“一把手”正確對待黨組織和群眾監督,主動接受監督,勇于糾正錯誤,習慣在受監督和受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督促“一把手”在履行管黨治黨責任、嚴格自律上當標桿、作表率,帶頭落實黨內監督各項規章制度,既自覺接受監督,又勇于擔當作為。
充分發揮監督專責“探頭”“前哨”作用。一是在政治監督上發力。派駐監督本質上是政治監督,要聚焦對黨忠誠、踐行黨的性質宗旨情況,將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踐行“兩個維護”等情況作為監督檢查重點內容,結合被監督單位工作實際,加強對“一把手”履職用權的全面監督。二是在日常監督上發力。沒有脫離政治的業務,也沒有脫離業務的政治。派駐機構要用好用足參加會議、談心談話、聽取匯報、查閱資料、溝通情況、分析研判、廉政把關、實地調查等日常監督的方式方法,發揮近距離、常態化的優勢,真正把對“一把手”履職用權的監督融入日常、做在經常。三是在協同聯動上發力。要樹牢一盤棋思想,發揮系統優勢,健全“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強化“組組”協同監督,要建立健全派駐紀檢監察組之間信息互通、資源互助、成果共享機制,有效整合力量形成對“一把手”的監督合力。強化“室組”聯動監督,要發揮“室”“組”各自優勢,建立健全信息溝通機制,在加強對“一把手”履職用權監督上相互補臺、實現雙贏。強化“室組地”聯合辦案,要充分發揮系統優勢,結合案件挖掘出的突出問題,帶動全系統、全行業、全領域有效整改,以強有力的震懾推動監督單位“一把手”規范履職用權。
推動監督力量貫通協同形成合力。一是主動銜接“四項監督”。要圍繞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把手”思想和生活狀況、政治生態評價、問題線索移交處置等與各方面情況開展集體會商,推動“四項監督”貫通協同、有效銜接。堅持系統思維,精準把握信息互通的類別和內容,推動信息互通互用、成果共享,實現監督效能最大化。二是推動與各類監督貫通協同。認真落實推進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高效的相關指導意見,進一步暢通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與審計機關派出機構的情況通報渠道,優化協作配合程序,圍繞問題甄別、專業咨詢、延伸審計等事項加強溝通,用好審計監督成果,加強對“一把手”履職用權情況、黨風廉政情況等內容的信息共享,數據賦能提升監督實效。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協調,形成對權力運行的系統監督,確保各級“一把手”正確行使權力,認真踐行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將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甘肅省紀委監委駐省委辦公廳紀檢監察組 樊作殷 周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