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近年來,普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產業發展、共同富裕政策落實情況,靠前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助推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農民豐產增收。

“室組地”聯動監督,不定期深入當地景區、民宿、農家樂開展“嵌入式”監督,對監督中發現的“政策扶持不夠精準”“經營模式不夠靈活”等問題,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圖為紀檢監察干部在群眾中走訪。(蔡依栗 攝)

在做實鄉村振興產業項目日常監督的基礎上,對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開展專項監督,為轄區產業穩產增產,農民增收致富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圖為紀檢監察干部向藍莓種植戶了解項目政策落實情況。(商有鋒 攝)

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實地了解物資供給、農業技術服務、涉農補貼資金發放等情況,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靠前服務,確保老百姓的米袋子變成錢袋子。圖為紀檢監察干部向群眾了解晚稻種植情況。(劉松琳 攝)

把強化特色產業一線監督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落腳點,通過“點對點”精準監督,全力破除特色產業發展“中梗阻”。圖為紀檢監察干部在江城縣寶藏鎮板河村小花糯玉米精深加工廠了解產業發展情況。(沈雷 攝)

緊盯助農助銷、資金補貼、品牌打造等重點環節開展監督,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落實責任,為鄉愁富民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圖為紀檢監察干部在鎮沅縣恩樂鎮勤勞村芒果種植基地了解相關情況。(羅海玲 攝)

把監督“探照燈”對準產業發展、惠農政策落實、農業項目監督等關鍵環節,明確監督事項,制定監督清單,主動上門為群眾解難題。圖為紀檢監察干部在西盟縣岳宋鄉曼亨村柑橘種植基地了解情況。(安恩 攝)

找準監督發力點,圍繞村級重大事務決策、“三資”管理、鄉村振興項目落實情況等開展監督檢查。圖為紀檢監察干部在景谷縣威遠鎮聯合村走訪。(段邦飛 攝)
(普洱市紀委監委 郭春祥整理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