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同志對標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要求還有差距,缺乏‘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在貫徹上短半截、推動上慢半拍、落實上差半步。”駐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黨支部這場紅臉出汗、“辣味”十足的組織生活會,振聾發聵。
“辣味”不僅“辣”在會上,更“辣”在平時、“辣”在經常。駐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堅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關鍵一招,在組織生活會召開前,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扎實開展學習研討3次、征求意見建議10條,全體黨員圍繞主題深入開展談心談話活動,既深刻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勇于向自己開炮,又誠懇虛心接受批評意見,全組干部共征求到批評和自我批評意見279條。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過程中,支部委員與黨員、黨員與黨員之間坦誠相見,敢于真點問題、點真問題,相互批評有“辣度”,互相幫助有“溫度”,共同提高有“力度”,批評與自我批評“亮底揭短”,確保在組織生活會上達到紅臉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
“此次會議主題鮮明突出、準備充分扎實、組織有力有序,會議充分發揚了斗爭精神,批評與自我批評有誠意、有‘辣味’、有觸動,真正達到了組織生活會的目的。”省紀委監委第八指導組對駐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直以來,駐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高度重視紀檢監察隊伍建設,認真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堅持挺紀在前,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做到嚴管厚愛,推動咬耳扯袖成為常態。發揮“啄木鳥”“代言人”作用,多措并舉完善監督渠道,聘請來自教育、醫療衛生、新聞媒體等領域的12名陽光監督員,通過召開座談會,參與支部組織生活、澄清反饋會、專項或專案工作等方式,及早發現問題,有效防止“燈下黑”。發揮“婆婆嘴”“媽媽心”作用,堅持周例會組領導點評、室務會負責人輪流講評相結合,定期梳理通報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問題,嚴肅提出批評;建立定期談心談話機制,把批評和自我批評貫穿在經常性工作和日常管理教育中,該紀檢監察組領導年內與黨員干部談心談話達300余次,針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糾正。發揮“枕邊風”“廉內助”作用,聘請家屬為“家風建設監督員”,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全員簽訂廉潔家風倡議書,共同倡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建設,吹好“廉潔風”,守好“幸福門”。
“打仗硬碰硬、練兵實打實,紀檢監察工作最忌花拳繡腿、搞假把式。批評是送給別人的‘良藥’,自我批評則是給自己打的‘疫苗’。”駐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黨支部書記表示,下一步,將以“良藥”治未病,以“疫苗”防未然,持續推動干部間咬耳扯袖常態化長效化,讓批評與自我批評成為一種習慣和自覺,助推派駐機構工作在監督上求精準、辦件上求精細、工作上求精品、落實上求精湛、成效上求精到,凸顯紀檢監察工作的“教育成色”“辨識度”和“貢獻率”。(責任編輯 李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