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受處分時,心里還是挺失落的,覺得自己會因此被領導看低、被同事嫌棄,往后也要‘坐上冷板凳’,前途一片灰暗。沒想到組織會對我開展政治關愛回訪談話,對我不拋棄、不放棄,讓我感受到了監督執紀不僅有力度,還有‘溫度’。”一名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調整了崗位的領導干部感慨。
近年來,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加大對受處分人員的回訪教育力度,把“政治關愛式”的回訪教育作為案件查辦“通篇文章”的重要內容,既體現組織對干部的嚴管,更突出對干部的厚愛。
因人施策,認真做好回訪教育準備。制定回訪計劃,認真分析回訪對象的案件卷宗,充分掌握回訪對象基本情況、案件性質、工作崗位、心理狀態等細節,堅持以政策為基準,以人為本,厘清談心談話思路,讓受訪對象真正感受到組織處理的客觀公正和關心關愛的溫暖,達到提醒教育、解除顧慮、激勵上進的效果。
全面客觀,了解回訪對象思想動態。回訪前,認真聽取回訪對象所在單位負責人、同事的意見,全面客觀地了解回訪對象問題整改、思想動態、工作狀態、現實表現、生活學習等方面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回訪中,充分尊重和關愛回訪對象,認真聆聽他們的聲音,捕捉他們的情緒,從正面引導他們真正反思、清理病灶,重塑理想信念和工作熱情。“對于我受到的處分,我和愛人進行了認真的溝通交流,她很理解并支持組織所作的決定,目前家庭和睦,沒有因為這個處分影響家庭生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們也相互提醒、相互監督,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一名回訪對象表示。
實事求是,建立回訪教育臺賬。回訪后,將回訪教育材料建立檔案,逐一記錄受處分黨員的思想認識、回訪內容、受處分后的表現等內容,真實客觀反映回訪對象的思想狀況和現實表現,做到一人一檔案,一檔一特色。同時,按照每個個體的情況做好后期的跟蹤問效,以確保每一個回訪對象都能得到充分的關注和幫助,也為將來提拔使用、晉升職級職務提供參考依據。
“‘懲’是為了‘治’,回訪教育是踐行我們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政策的一種方式,是組織對干部關心愛護的具體表現,回訪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讓‘有錯干部’變為‘有為干部’。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受處分人員的回訪教育工作,在教育人、轉化人、挽救人上下足功夫,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案后。”駐行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已對23名受處分干部進行了回訪,通過政治教育,回訪對象紛紛表示,要放下“包袱”、積極作為,用實際行動回報組織的關心關愛。(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