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鄧青 廖天冰 馬莎蘭

圖為日喀則市紀委監委干部在桑珠孜區桑阿林村入戶了解惠農政策落實情況。次多 攝
西藏日喀則,嚴冬的珠穆朗瑪峰,巍峨挺拔、景色壯美;珠穆朗瑪國家公園內,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日喀則市紀委監委的干部們結束了一天的明察暗訪,圍坐在帳篷里吃點干糧,商量后續行程。連日來,他們深入珠穆朗瑪國家公園,實地了解村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督促有關部門建立完善鄉村兩級生活垃圾收集轉運機制,持續改善人居環境。
日喀則位于我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境內有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國家公園——珠穆朗瑪國家公園。為了保護珠穆朗瑪國家公園及珠峰的自然生態,守護當地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日喀則市紀委監委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抓手,以維護群眾利益為著力點,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有力有效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利益。2022年9月,日喀則市紀委監委被評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
領題監督,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
今年以來,日喀則市紀委監委明確將推進鄉村振興作為政治監督的重點工作之一,由黨風政風監督室協同各縣區紀委監委和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成立3個調研監督組,深入全市18個縣區200余個鄉鎮和部分村居,通過調閱資料、入戶走訪、實地查看等方式,全面了解鄉村振興各方面工作開展特別是鄉村振興工程項目推進情況。
“溫室大棚開建時群眾期望很高,出地出力都很積極,但是后來因為管理不善,就荒廢了。群眾不僅沒有任何經濟收益,而且連自家吃蔬菜都滿足不了。”調研監督組的一位同志說,他們在聶拉木縣某鄉鎮調研監督時,發現當地一些溫室大棚建而不管、建而不用。隨即向聶拉木縣委和市農業農村部門作了反饋,督促其對閑置廢棄溫室大棚的處置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前提下,補齊設備、優化布局,并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目前,該縣60余座閑置溫室大棚均已全部恢復生產利用。
“要圍繞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履行好監督第一職責,探索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有效途徑。”日喀則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聚焦“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的目標任務,明確由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4個監督檢查室分別領題重點監督“四個創建”中的一項任務。各縣區紀委監委、各派駐紀檢監察組結合實際選題監督重點工作任務,及時發現、處置和通報違反紀律、落實責任和措施不力等問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以案促改,做深做實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
2021年3月,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委原書記次某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利用一把手的權力為他人承攬工程項目提供幫助,繼而收受巨額好處費的問題也浮出水面。
“一把手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導致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重失守,引發上行下效,嚴重污染地方政治生態。”次某被查處后不久,日喀則市紀委監委組織相關室深入研究次某案背后的普遍性深層次問題,對包括南木林縣在內的部分縣(區)政治生態進行分析研判,深挖徹查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以權謀私、為他人在承攬工程項目等方面提供幫助的違紀違法問題。
“我們先從政治生態狀況一般或情況復雜的地方入手,重點查處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的領導干部和工程項目、鄉村振興等民生領域的問題線索。”日喀則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負責人說,該市紀委監委圍繞工程項目特別是鄉村振興重點項目推進、惠民惠農政策落實、涉農資金發放等重點環節,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黨的十九大以來,立案查處縣處級干部120余人。同時,深化運用“室組地”“室組”聯合辦案、指定管轄等模式,加強對縣級紀委監委辦案工作的領導指導。
2022年初,南木林縣紀委監委根據日喀則市紀委監委轉辦的問題線索,對該縣某領導干部立案并采取留置措施,但由于該縣紀委監委此前較少辦留置案,且被審查調查人反調查意識較強,留置啟動后的較長時間內,內審工作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日喀則市紀委監委有關室及時掌握情況,并應南木林縣紀委監委申請,派員介入案件查辦工作,指導他們重新梳理初核情況,進一步對被審查調查人的工作履歷、社會關系、資產財產等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同時結合被審查調查人性格特點、前期內審工作情況等,重新制定了新的內審方案。南木林縣紀委監委按照新方案,特別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喚醒被審查調查人初心的同時,為其講紀法、講政策、講利害,促使其如實交代了違紀違法事實。
在查辦案件上持續加壓的同時,日喀則市紀委監委運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把查辦案件與強化監督、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推動發展緊密結合,注重發現個案背后的廉政風險點和制度薄弱點,制定出臺了《關于做好以案促改深化系統施治工作辦法(試行)》,構建全流程以案促改工作機制,做深做實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
專項整治,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作為“后藏糧倉”,江孜縣擁有得天獨厚的農牧業發展基礎。2020年12月,投資2200多萬元建設的江孜縣重孜鄉特色小城鎮項目竣工,擬將其打造成當地重要的農貿市場,這讓很多群眾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期待。然而因重孜鄉周圍商業環境不成熟,一直沒有規模性企業愿意入駐并運營該項目,群眾的期待落空,意見很大。
“多虧了縣紀委監委監督推動,讓昔日的冷冷清清變成現在的熱鬧繁華,現在不僅我們鄉,周邊其他鄉鎮的村民也都來這里做買賣,我們的腰包眼瞅著就鼓了起來,亞咕嘟(藏語,干得好)!”江孜縣重孜鄉村民索朗平措高興地說。
從2020年開始,日喀則市紀委監委為解決基層信訪舉報渠道不夠暢通問題,在全市范圍內廣泛發放“監督連心卡”,在卡片上寫明紀檢監察機關的受理范圍、聯系電話、來訪地址等信息,并由各縣區紀委監委利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機會廣泛發放,架起紀檢監察機關與各族群眾的“連心橋”,零距離傾聽群眾訴求。
2022年底,江孜群眾把江孜縣重孜鄉特色小城鎮項目有關情況向縣紀委監委作了反映,縣紀委監委對此高度重視,督促縣有關部門開拓思路、加大招商力度,實現了正常運營。
“之所以有些工作落不下去、老百姓的一些關切無人問津,關鍵在于一些干部選擇‘躺平’,把‘最后一公里’變成了‘最堵一公里’。”日喀則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朱澤華說,為確保群眾的急難愁盼及時有效解決,日喀則市紀委監委以推動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工作為抓手,協助市委開展“躺平式干部”專項整治,結合日常監督、巡視巡察、黨政督查、信訪舉報以及行業系統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以整治“等靠要”“庸懶散”“推拖繞”“做虛功”等為重點,分批次通報多起“躺平式干部”典型案例,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以前去政務大廳辦個事,總會遇到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現在好了,不僅門好進、臉好看,事辦起來也高效順暢,我們也真切體會到了干部是實實在在為我們服務。”日喀則市便民服務大廳的辦事群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