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情電話,接還是不接?熟人探望,見還是不見?發現苗頭,查還是不查?”談到基層監督執紀難題,瀘水市魯掌鎮紀委負責人直言道,“熟人社會”監督難一度讓工作壓力倍增,片區協作工作機制實行后有了市級層面的支持,監督執紀工作的底氣更足、腰桿更硬了。
為有效破解基層“力量短缺不能辦、業務不精不會辦、熟人監督不愿辦”的難題,去年5月,瀘水市紀委監委建立起片區協作工作機制,整合紀檢監察室、派駐(出)機構、鄉鎮(街道)紀(工)委力量,將全市10個鄉鎮(街道)劃分為3個工作片區。啟動監督檢查協作、問題線索處置協作、審查調查協作程序,形成會商協調、信息互通、力量聯動、線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的高效協同聯動工作格局。
“以往鎮上來檢查的都是熟人,才進村我們就知道了。這次來檢查的都是生面孔,我們完全不知道他們是什么時候來的,更不知道來檢查什么。”面對前來大興地鎮自扁王基村飲水工程建設進行突擊檢查的片區工作組,工程項目相關負責人有些緊張。工作組走訪了解后發現自扁王基村魯克王地組存在用水困難等問題,3名鎮政府干部和1名村干部因此受到處理。
為精準發現問題線索,增強片區協作整體作戰能力,該市紀委監委圍繞村務決策、村務公開、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管理、資產資源管理、村干部廉潔自律6個方面制定了《關于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清單式監督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了40條具體任務清單,由各鄉鎮(街道)紀(工)委每月設置“派單”任務,幫助各片區工作組快速摸清方向、找到門路,有效解決了一些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對日常監督無從下手、不清楚如何干的問題。
“派單”任務的核心在“派”,關鍵在理解、掌握和落實。剛接到“派單”任務的大興地鎮紀委工作人員小和一開始曾感到“本領恐慌”,但是通過認真學習并在日常監督工作中反復實踐應用后,逐漸得心應手,逐步實現了從外行到內行的轉變。
“推行片區協作機制,構建區域統籌、力量整合、優勢互補的工作格局,充分激發基層紀檢監察機構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有效破解監督執紀工作中存在的難題。”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將持續推動監督執紀力量下沉,切實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截至目前,各鄉鎮(街道)紀(工)委在3個片區工作組的協助指導下,共辦理案件38件,發現問題線索6件,履職能力和工作質效顯著提升。(石磊蕾 || 責任編輯 李品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