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您好,我們是區紀委監委信訪室的,想問問有沒有村干部違規違紀相關情況向我們反映,或是村里對政策落實、資金使用等方面的問題?”
“沒有沒有。”
“那你個人有什么問題需要向我們反映?”
“倒是有一件事。我兒子長期在城里打工,去年申請了公租房,當時申請的時候有人說,只要交3000元錢就可以優先申請公租房,我兒子錢都交了,但是現在不僅房子沒有分到,人也聯系不上了。”
在思茅區思茅港鎮那瀾村芒磊小組,正在院子里忙著編織傣族織錦的刀大姐向上門服務的區紀委監委干部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申請公租房還要交錢?”帶著疑問,區紀委監委信訪室的干部立即向該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聯系的紀檢監察室核實情況,發現此問題與該區紀委監委正在辦理的區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刀某案有關。
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區紀委監委信訪室的干部現場向刀大姐說明了情況:“思茅區正開展公租房領域專項整治,用不了多久您兒子不僅能申請公租房,交的錢也會退回來。”
“那可太好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折騰了這么久的事,沒想到你們這么快就搞清楚了……”現場聽了工作人員的解答,刀大姐開心地連聲道謝。
信訪工作是傾聽群眾呼聲的窗口。為進一步暢通信訪舉報渠道,思茅區紀委監委結合本地實際,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宅基地建房、征地拆遷、醫療救助、農村“三資”等問題作出信訪指引。精心制作通俗易懂的宣傳手冊,主動深入到信訪舉報多發、易發、高發的村(社區)設立流動接訪站、派發宣傳資料,變上訪為下訪,在群眾家中聽民聲、察民情、破難題,切實把問題發現在基層、化解在一線。
此外,為了提高群眾監督參與度,區紀委監委在走村入戶過程中,重點對該區制定的《實名檢舉控告獎勵辦法(試行)》展開宣傳,向群眾詳細講解實名檢舉控告的定義、實名檢舉控告人的條件,以及獎勵范圍和獎勵金額等,切實提高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
“我們以開門接訪、帶案下訪、登門走訪的方式,做到舉報在一線受理、線索在一線發現、監督在一線跟進、問題在一線解決、結果在一線反饋。”該區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介紹道,截至目前,該區紀委監委到3個鄉鎮、村(社區)開展下訪活動,共收到實名檢舉控告22件,已辦結15件。(旺珍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