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文子玉 自黑龍江佳木斯報道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紀委監委聚焦“會用、實用、運用、管用”,做好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的建設、培訓、推廣和應用工作。圖為湯原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正在對平臺的流程管理情況進行分析研判,跟進監督基層小微權力運行。王颯 攝
歲末寒冬,白雪覆蓋三江平原。一大早,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永發鄉躍進村的劉志彬,看著天氣晴好,揭開自家院子里蓋在玉米堆上的苫布,讓金燦燦的玉米曬曬太陽。
老劉家種了75畝玉米,今年總共收成60多噸。種玉米是他和老伴一年的主要營生。生產者補貼發放是他每年都掛在心上的事:“今年10月中旬就收到了,每畝補貼14元,買化肥農藥都能用上。”算好這筆賬,老劉心里踏實多了。
生產者補貼能及時規范發到和老劉一樣的農戶手里,離不開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的作用。今年3月,湯原縣紀委監委信息技術保障中心工作人員在平臺查看群眾留言時發現,永發鄉多個村的村民對生產者補貼發放是否合規,是否有村干部套取挪用、中飽私囊等存在疑惑。“村民們的反映很模糊,沒有明確的線索指向。但生產者補貼事關村民切身利益,于是我們進行了重點關注。”湯原縣紀委監委信息技術保障中心負責人王海玉說。
配套平臺的數據比對系統為調查提供了有效助力。“平臺支持各村在公示數據時一并上傳可導出的電子表格,方便我們通過后臺獲取并整合數據。”王海玉介紹,通過從縣財政局獲取撥付各村的生產者補貼金額,再從平臺上導出各村農戶補貼到賬的實際金額,以此建立兩個對比數據庫,建設比對模型,就可以發現疑點數據,為進一步調查分析提供依據。
王海玉介紹,以躍進村為例,通過系統對比數據發現,該村2020年發放至農戶手中的生產者補貼比縣財政局實際撥付的少了50655元。少了的生產者補貼去哪里了?是否有人違規動了村民的“奶酪”?經初步了解,湯原縣紀委監委將其確定為問題線索,轉至永發鄉紀委立案審查。
接到轉來的問題線索,永發鄉紀委隨即對躍進村違規申報并領取生產者補貼問題開展初步核實。經查,躍進村黨支部有關負責人將租給村民的集體土地申報并領取生產者補貼50655元,收歸村集體所有,并未發至實際生產者手中。
“按照省里出臺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工作實施方案,生產者補貼需要發放給實際種植者,躍進村的做法看上去確有不合規之處。”帶著問題,永發鄉紀委進一步調查核實,最終發現,該村此前與農戶簽訂了租種合同,其中約定合同期間申報的生產者補貼歸村集體所有。“合同簽訂在方案出臺前,因此該情況并不違規。”永發鄉紀委書記馬躍說。
既然不違規,為什么還有村民反映情況?此前和之后的補貼發放是否有問題?疑惑沒有解決,調查不能止步。“國家和省里涉及農業的補貼種類繁多,每一項都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關,必須深挖細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馬躍表示。
隨后,永發鄉紀委全面排查了躍進村2019年至2022年農戶種植玉米、大豆和稻谷的面積統計表、補貼公示表等數據,經過詳細比對核實、走訪調查發現,躍進村黨支部主要負責人2019年違規申報并領取生產者補貼866.1畝共計8萬余元,用于村里其他支出。最終,該負責人因違反工作紀律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相關問題已進行整改。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構建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健全基層監督網絡。落實二次全會部署要求,黑龍江省紀委監委把推動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深化應用作為深化基層監督的重要抓手和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有力舉措,推進紀檢監察業務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干部運用信息化手段發現問題線索、加強數據分析、服務科學決策的能力和水平。
“黑龍江省是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推廣應用全國試點省份,在全省22個縣(市、區)先行試點基礎上,2023年6月,我們將其推廣應用至全省13個市(地)125個縣(市、區),實現了基層公權力監督全覆蓋,以信息化助力監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層治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黑龍江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為推動平臺從“用起來”向“用得好”提升,黑龍江省紀委監委指導推動該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平臺數據的統計分析,認真梳理總結本地區群眾反映強烈、反復出現、普遍發生的問題,綜合研判問題規律及成因,通過平臺數據形成的基層小微權力數字畫像,有的放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有力基層監督推動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規范用權、促進治理。
在上級紀委監委指導下,湯原縣紀委監委不斷強化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數字化建設,平臺服務功能由群眾投訴、公開公示,拓展到大數據監督。
“大數據監督就像給監督工作安裝了‘智慧大腦’,通過強化數據管理應用,做好數據匯總分析,可以精準排查突出問題、發現苗頭性問題,使監督更加精準高效。”王海玉介紹,截至目前,平臺公開公示信息18.8萬余條,今年以來,通過重點對生產者補貼、“三資”、鄉村振興領域項目資金等數據進行關聯比對,發現疑點數據78個,移交問題線索43件,推動完善工作制度36項,規范運行流程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