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本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部分相關重要論述,邀您一起學習領會。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
60年前,我們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同經過普選產生的12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一道,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此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這樣一個有5000多年文明史、幾億人口的國家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中國政治發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2014年9月5日,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要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在我國政治發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全新政治制度。
——2021年10月13日,習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要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我們國家的名稱,我們各級國家機關的名稱,都冠以“人民”的稱號,這是我們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權的基本定位。中國260多萬各級人大代表,都要忠實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參加行使國家權力。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論做何種工作,說到底都是為人民服務。這一基本定位,什么時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
——2014年9月5日,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站穩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增強政治觀念、法治觀念、群眾觀念,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發揮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點,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2017年3月7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為政之要,以順民心為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2021年10月13日,習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增強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政治責任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要健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本級人大代表機制,暢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達渠道,支持和保證人大代表依法履職,優化人大常委會、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結構,完善人大組織制度、工作制度、議事程序。各級黨委要加強和改善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支持和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開展工作。
——2014年9月5日,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形勢新任務對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按照黨中央關于人大工作的要求,圍繞地方黨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的決策部署,結合地方實際,創造性地做好立法、監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要自覺接受同級黨委領導,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增強工作整體實效。
——2019年7月,習近平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制度競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方面,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贏得戰略主動的重要優勢。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都對加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做好人大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
——2021年10月13日,習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