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到訪革命紀念地,瞻仰革命歷史紀念場所,反復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用好紅色資源這一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紅色資源星羅棋布。據統計,全國登記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達3.6萬處、國有館藏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革命博物館、紀念館超過1600家。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都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回望過往歷程,眺望前方征途,必須始終賡續紅色血脈,在接受紅色教育中守初心、擔使命,不斷激發奮進力量。
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生動傳播紅色文化。紅色資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資源,保護是首要任務。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深入開展紅色資源專項調查,加強紅色遺址、革命文物保護工作。積極開展革命史料的搶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強革命歷史研究,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背后的思想內涵。堅持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著力打造高質量精品展陳,增強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用好用活紅色資源,通過參觀革命紀念地、重走革命先輩奮斗路、誦讀紅色經典、創作紅色歷史文化情景劇等方式,促進黨員干部更加深刻感悟黨的光榮歷史,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要健全制度機制,推進紅色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激活紅色記憶、彰顯時代特色,使紅色文化更好教育人、激勵人、塑造人。
傳承紅色基因,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動力。觀文物,既學歷史、更悟精神。要充分用好紅色資源,鑄牢理想信念之魂,從革命先輩為了理想信念不惜拋頭顱、灑鮮血的感人故事中,進一步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守住守好人民的心。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不畏艱難險阻、直面風險挑戰,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學習革命先輩清正廉潔的品格風范,嚴于律己、廉潔奉公、一身正氣,清清白白為官、干干凈凈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紀檢監察機關要以開展主題教育、教育整頓為契機,堅持理論武裝同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持續深入學習黨史、紀檢監察史,學習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典型,進一步凝聚團結奮斗的正能量,振奮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賡續對黨絕對忠誠的基因血脈,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敢擔當善作為,在真刀真槍的較量中奮勇爭先、砥礪淬煉,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牢記“三個務必”、踐行“三嚴三實”,秉公執紀執法、廉潔履職用權,始終做到自身正自身硬,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蘭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