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您反映的問題得到解決了嗎?企業生產經營中還遇到什么困難?”
“解決了,不到半個月就解決了,太謝謝您!”
這是臨滄市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特約監督員走訪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收集相關問題線索的一個場景。
臨滄市紀委監委探索建立紀檢監察機關與民營企業互動工作機制,在全市民營企業中選聘122名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特約監督員,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難點、堵點、盲點、痛點,專門對營商環境“揭短挑刺”,為監督治理建言獻策,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
“特約監督員就像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外科醫生’和‘啄木鳥’,他們通過訪企情、察實情、進諍言、出良策,助推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執紀工作質效提升。”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充分發揮好特約監督員的作用,該市在制定出臺《臨滄市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特約監督員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制定特約監督員工作計劃,通過適時組織召開特約監督員座談會、不定期邀請其參與專項監督檢查、接訪下訪等工作,有效提升特約監察員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
“工作的過程也是自我提升的一個過程,我將履好職、盡好責,提出合理有效的意見建議,及時準確反映影響或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為優化營商環境盡一份力。”說起工作的感受,一名特約監督員鄭重地說。
同時,市紀委監委定期不定期組織特約監督員深入縣區、部門、企業開展明察暗訪、蹲點調研、問卷測評,收集意見建議,排摸廉情信息,及時發現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常態化搜集影響企業發展的不正之風問題線索,推動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
建立“直通車”機制,對于特約監督員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建立工作臺賬,由專人負責、嚴格核實、快查快處,分級分類精準處置。對一般性、普遍性問題進行轉辦、督辦,對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或輕微違紀違法問題運用“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快速處置,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等問題,按程序移交辦理,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問題背后的腐敗行為。
去年以來,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在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中發現問題65個,排查出影響和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109件、信訪舉報35件,收集特約監督員意見建議30條。
“我們將持續探索發揮特約監督員查找問題、反饋線索、宣傳解答、建言獻策的‘杠桿’作用,推動其深度嵌入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體系,助力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專項行動深入開展。”臨滄市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史艷菊 || 責任編輯 李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