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種植西紅柿28畝,畝產8噸,之前還愁沒有銷路,現在銷售不用愁,每畝收入3萬元左右。接下來,我計劃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在景東縣文井鎮蔬菜基地,一位村民在與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交談時,言語間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近日,景東縣的文井、文龍、大街等13個鄉鎮的15萬畝蔬菜相繼進入采收期,村民們正忙著采收成熟的各類蔬菜,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景東縣把蔬菜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重點支柱產業,依托土地資源和氣候優勢,深化蔬菜產業全鏈條發展,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龍頭企業帶動全縣蔬菜產業發展。
該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圍繞產業發展找準監督發力點,明確監督事項,加強對鄉村振興重點產業項目推進情況的監督檢查,以有力監督保障蔬菜產業健康發展。
“我們以訂單聯動蔬菜種植,完成訂單蔬菜8.6萬畝;以訂單聯動技術服務,完成蔬菜種植管理技術培訓1.6萬余人次,新培育蔬菜種植戶0.8萬戶。”該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通過訂單聯動讓蔬菜有銷路,該縣在資金、項目投入上也下足了功夫,將投資1.1億元啟動建設占地面積為3.5萬平方米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啟動建設蔬菜產業示范園區1個、蔬菜交易中心1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58個、種植大戶210戶。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產業發展必須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發展,一定要加強監督檢查,以精準監督推動各類產業政策有效落實、產業效益充分發揮。”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指出。
對此,紀檢監察干部秉承“監督+服務”的原則,踐行一線工作法,進村入戶,重點圍繞蔬菜種植、農業技術指導、銷售環節以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落實情況等,了解群眾在生產銷售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并及時向職能部門反饋。
去年,景東縣種植蔬菜15.25萬畝,產量19.67萬噸,產值9.8億元,比上年增長1.2億元,增幅13.79%,小蔬菜已成為“大產業”。
“發展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護航產業是紀檢監察機關的應有之義。”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縣紀委監委將堅持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把護航產業發展作為強化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緊盯產業發展重點和關鍵環節,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及時解決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的“急難愁盼”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履職到位,助推產業健康發展。(商有鋒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