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這次分到的錢和合同擬定的一致嗎?”
“無筋豆采摘期間你們遇到了些什么困難?相關部門有沒有協助解決問題?”
日前,西盟縣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勐卡鎮永業村進行無筋豆種植款發放,西盟縣紀委監委的紀檢監察干部也來到現場進行監督檢查。
“都是黨的政策好,我們只需要專心種植,不用擔心其他的,今年我再加把勁,爭取明年領到更多的錢。”面對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種植戶巖某邊高興地向大家展示剛領到的23248元現金。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在縣農業農村局的幫助協調下,相關種植工作開展得很順利。
去年,永業村引進企業培育訂單農業,全村共有123戶開始種植無筋豆,全年累計收益75.6萬元,戶均6146.34元,人均1497.03元。無筋豆的種植有效推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進一步夯實了農業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
推動特色產業發展,擺脫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實現新跨越,是更好地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的關鍵一環。西盟縣紀委監委緊盯特色產業發展各環節,深入田間地頭、企業、機關單位,圍繞特色產業項目資金使用管理、相關負責人履職盡責情況,常態化開展監督檢查和明察暗訪,督促相關部門在產業規劃、資金使用、技術指導等方面為企業排憂解難,推動特色產業項目政策、資金落實到位,護航特色產業跑出“加速度”。
“考慮到產業項目資金數量大、來源多、覆蓋廣的實際,我們構建了‘縣+鄉(鎮)+村’上下聯動監督模式,進一步提升監督質效。”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確保群眾獲得實惠,該縣紀委監委緊盯各鄉(鎮)特色產業獎補扶持資金申請、審批、撥付、使用、發放等情況,開展產業獎補扶持資金專項監督,重點檢查是否存在虛假領取、多頭領取獎補資金的現象。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健全完善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工作機制,選取鄉村振興項目多、資金量大的村(社)開展監督,保障鄉村振興重點產業項目管理規范。針對監督發現的單位部門履職不到位、惠農政策落實有差距等問題,通過現場反饋、下發提醒函、紀檢監察建議等方式,倒逼各單位部門履職盡責。在縣紀委監委強有力的監督下,全縣有關產業項目的立項審批、資金撥付、收益分配等各個環節日趨規范。
“我們將緊盯‘錢從哪里來、花到哪里去、效益怎么樣’,確保全縣農業產業順利發展,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紅利。”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安恩 || 責任編輯 宋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