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的沃柑圓潤飽滿、香甜多汁……”走進騰沖市壩派自然村,村民李大叔笑瞇瞇地說。
近日,騰沖市荷花鎮的各種水果陸續上市,香甜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之中,豐收的喜悅洋溢在群眾臉上。荷花鎮種植水果已有多年歷史,從一開始的“零星種植”到現在的“遍地開花”,已經成為全市有效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鄉村振興典范。
從決勝脫貧攻堅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騰沖人民奮斗的腳步一刻不停歇,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服務保障亦是如影隨形。騰沖市紀委監委堅持全面謀劃,堅持“一把手”工程,“抓書記、書記抓”,把推進鄉村振興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強化蹲點監督、精準監督,推動監督、主體、監管、屬地“四責協同”發力,保障全市鄉村振興領域工作落實落地、走深走實。
“茭白產量怎么樣?”“鎮里的農業技術人員來上門指導過嗎?”
今年來,騰沖市紀委監委緊盯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的目標任務,下發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成立4個專項監督組,分赴19個鄉鎮(街道),通過調閱資料、座談交流、個別訪談、入戶走訪等方式,圍繞5個整治重點,就當地產業發展、群眾就業增收、村集體經濟、幫扶干部作風等方面開展實地調研。
“李希書記到騰沖考察調研,對騰沖今后鄉村振興、全面從嚴治黨等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我們要更加自覺地把李希書記的期望囑托作為前進的指導,把他的關懷厚愛轉化為拼搏奮進的動力,全面領悟、學習、貫徹落實好李希書記的指示精神。”騰沖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該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室組地”聯動機制,凝聚市鄉村三級監督力量,加強與財政、審計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充分發揮巡察利劍和大數據庫作用,凝聚監督合力,提升專項監督質效。今年以來,共開展鄉村振興領域專項監督6次,發現并督促、推動整改問題164個,對12件29人進行提醒談話。
夏日暖陽里,走進司莫拉,干凈的石板路連起整個村莊,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亮麗整潔,房前屋后草木茂盛、春意盎然,村民們談笑風生、怡然自得。禮堂、民族文化廣場、幸福餐廳、幸福烤吧、愛心脫貧超市、農特產品一條街鱗次櫛比,司莫拉念好了獨具特色的“致富經”。
如何讓“致富經”長久念下去?騰沖市紀委監委采取將清廉村居創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度融合,實施“信念筑廉、制度管廉、文化促廉、廉政勤政”工程,通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定期開展“文明家庭”“好家風”“清廉家庭”等評選活動,打造鄉村治理積分制兌換超市、村級事務陽光工程、清廉村居示范點等多個特色工程,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將廉潔故事、警示教育、家風家訓等內容融入活動全過程,推動廉潔文化融入基層治理,讓“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此外,堅持找準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和紀檢監察工作的結合點、發力點,緊盯“三資”管理、惠民惠農補貼資金等事項,指導、推動鄉村積極完善集體“三資”臺賬管理,嚴格落實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三務”公開等制度,實現監督觸角直達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強化合力守廉,聘請廉情監測員2670名,積極搭建“市鄉村組”四級監督網絡。大力推廣運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逐步構建規范“微權”、管好“微官”、嚴懲“微腐”的立體監督網絡。截至目前,平臺累計訪問444萬人次,收到投訴55件,群眾評價滿意度98%。(段玉環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