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項目論證不充分,建成后長期未投入使用,導致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影響農業生產。”
“人飲工程質量不達標,致使村民一直喝不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
這是大姚縣紀委監委采取“紀巡審”聯動監督發現問題的一個縮影。
在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中,大姚縣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選取鄉村振興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相對突出的新街鎮為試點,緊盯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擔當、不作為,項目資金監管不嚴,項目建設弄虛作假,質量不達標,效益發揮不明顯等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探索運用“掛號問診——系統體檢——專家會診——分級診療——系統施治”全流程可追溯的“診療式”監督,為鄉村振興項目把脈問診、開方治病。
針對巡察和審計反饋新街鎮在扶貧領域項目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大姚縣紀委監委及時制定開展扶貧領域項目工程“診療式”專項監督檢查試點工作方案,整合農業農村、民政、財政、審計等職能部門和行業力量,采取“蹲點式”監督方式深入新街鎮駐點監督,督促新街鎮和11個職能部門對2016年以來新街鎮實施的扶貧工程項目開展自檢自查。同時,通過“望聞問切”方式,找準了新街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項目工程中存在的問題癥結。
通過精準監督、精準發現問題、精準施策,新街鎮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和飲水工程項目得以解決,群眾怨聲載道的“民怨工程”變成了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縣紀委監委采取督促整改一批,批評教育一批,嚴肅查處一批,建章立制一批的方式,對12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分別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人,問責3人,批評教育1人,誡勉談話3人,談話提醒1人。
該縣紀委監委通過系統“診療”盤清了全縣鄉村振興領域存在的共性和個性腐敗及作風問題,系統解剖、找準病灶,深入分析病因和機理,分類施治、對癥下藥,推動整改落實,促進完善發展,總結形成了大姚縣扶貧領域項目工程的系統“診療方案”,為全州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提供了“大姚樣本”。
該縣紀委監委將進一步總結“診療式”監督工作法,形成可借鑒、可推廣、見實效的示范樣本,以強有力的監督堅決懲治一切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行為,以正風肅紀新成效贏得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梁家禮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