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灑滿即將成熟的椒地,火紅的辣椒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自從草莓基地建成后,我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既照顧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比出門打工強多了。”在永善縣溪洛渡街道紅光新區草莓基地,一名務工人員滿臉笑容地向回訪的紀檢監察干部介紹情況。
紅光新區草莓基地是永善縣重點建設的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項目,共種植草莓、辣椒、紅桃等經濟作物299畝,每年可為雪柏、紅光、永宏三個村帶來集體經濟收入13.1萬元,幫助基地務工群眾每年可增收2萬余元。
草莓基地能實現這樣的效益,離不開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護航。
永善縣紀委監委緊盯關鍵環節、重點崗位,通過直入大棚看、直面群眾問、直奔部門訪等方式,就群眾應得收入是否兌現,產業發展中的困難是否解決,職能部門和干部是否存在妨礙企業合法生產經營、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在我們承包經營之初,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因為當時供應方提供的辣椒苗標準與基地實際栽種所需辣椒苗標準有差異。縣紀委監委了解到情況,第一時間與有關部門進行協商,幫助我們自己培育辣椒苗用于基地移栽,給我們解決了大難題。”企業負責人介紹道,在強化監督護航的基礎上,縣紀委監委還主動幫助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痛點、卡點問題,為企業發展和群眾增收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紅光新區草莓基地的事例,只是該縣紀委監委護航鄉村振興、護航產業發展大局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派出監督專員,蹲點督促推動“萬畝產業提質、萬名群眾就業”工程落地。同時,充分發揮縣、地聯組優勢,深入開展清單式監督,推動以馬鈴薯為主的冷涼地區相關產業發展,為做好“產、城、人”三篇文章、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楊志 || 責任編輯 張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