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教師節,普洱市委、市政府對100名優秀教師、60名優秀班主任、40名先進教育工作者給予通報表揚,營造了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助教為榮、師以從教為樂的濃厚氛圍。
普洱市將2023年定為全市教體系統“師德師風建設年”,市紀委監委聚焦深入推進清廉學校建設,督促教育系統將廉潔文化融入各級各類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和學校文化建設中,通過開展送黨課進校園、好家風好家訓宣講報告會、觀看警示教育片、舉辦以廉潔為主題的繪畫、書法、手工作品展等活動,讓廉潔文化走進課堂、浸潤校園、滋養心靈,引領全市教育工作者樹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意識,規范廉潔從教行為。
近年來,普洱市委、市政府直面教育困境和群眾期盼,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出臺加快推進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推行市級黨政領導掛鉤聯系學校工作制度,建立完善縣(區)委書記年度教育工作述職制度,健全配套制度機制,以自我革命的決心抓好教育改革發展,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如何發揮好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更好助推教育改革措施落地見效?普洱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能定位,啟動“清廉教育”普洱行動監督工作,對全市教育領域不正之風和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全方位“過篩子”的同時,秉持著推動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協助不包攬的原則,督促各級黨委、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落實責任,加快推進“十條措施”從“紙上”落到“地上”,惠及群眾。
服務性收費、代收費管理是否規范?校企合作過程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找準找實問題,才能“對癥下藥”“因病施治”。該市紀委監委在加強與同行業主管部門溝通對接,分層次召開座談會,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摸清當前困擾普洱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開列出教育政策落實、師德師風建設、教育資金管理使用、教育公平、教育保障、教育工程建設、校外培訓整治以及校園安全建設等8個方面重點55項監督清單,緊盯責任主體、壓實主體責任,確保監督檢查有方向、有重點,不走偏,切實推動問題解決。
“教育項目資金監管存在薄弱環節,違紀違法問題時有發生。”
“全市10個縣(區)均不同程度存在優質教育資源少,區域、城鄉、校際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圍繞監督重點清單,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觸角延伸到一線,以“開展一次問卷調查、組織一次自檢自查、開展一次督促檢查、開展一次專項檢查、開展一次政治巡察”“五個一”集中發力,切實揪出教育工作中的短板。
“截至目前,針對發現的問題共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10份、工作提示提醒函15份,通報曝光41批次68個問題。”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各級監督檢查組現場指出,要求立行立改,不能立行立改地列出問題清單,以清單式交辦問題,并及時追蹤整改落實情況,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去年以來,普洱市對校點布局進行科學優化,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5.6億元,啟動建設校點26所,建成并交付使用校點17所。市級領導到掛鉤縣(區)、掛聯學校現場辦公14人次,解決實際問題300余個,一個個實際問題逐一破解,一項項民生工程落地落實。(廖翌含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