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怒江州共解決4719件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案件;州紀委監委推動政府和國企項目‘兩拖欠’治理,帶動解決其他領域欠薪訴求問題;督促公安、殘聯、衛生健康等部門加強協作,幫助61名殘疾人圓了駕駛夢……”今年以來,該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深入推進“清廉云南”建設怒江實踐的過程中,堅持把站穩人民立場、擦亮為民服務底色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通過上下聯動實施監督為民專項行動,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紀檢監察機關為民服務的力度和成效。
找準問題是打牢監督為民專項行動的基礎。該州紀委監委堅持調查研究先行,綜合日常監督檢查、信訪舉報、審查調查、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群眾投訴、《怒江熱線》群眾來電留言等情況,認真梳理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反復反映的難點問題以及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易發多發領域。并組建“小分隊”進行摸底排查,認真區分初步選定的監督為民事項是否是普遍性問題,對普遍性問題堅持州、縣(市)上下聯動、同頻共振,對個性化問題由縣(市)紀委監委結合各自實際推動解決。
經過反復排查梳理,全州最終確定16件監督為民事項,涉及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拖欠農民工工資、農田水利工程因工程質量或管護不力未能正常使用、殘疾人機動車駕駛證培訓渠道不暢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
為精準有效解決存在的問題,該州紀委監委實行掛圖作戰,形成2023年度“清廉怒江”監督為民事項清單,由州、縣(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和分管副書記分別牽頭完成,運用實地督導、定期調度、考核評估等方式,常態化跟蹤問效,確保督促常在、力度不減。
“只有職能部門認真履職盡責,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對此,該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推動解決為民事項的過程中,注重發揮“監督的再監督”作用,不“越俎代庖”,把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作為治本之策。在全面梳理群眾反映問題辦理難點卡點的基礎上,厘清各責任部門的工作職責,對整改事項一督到底,不搞一交了之,有效避免部門之間推諉扯皮、問題整改“虎頭蛇尾”的現象。
發現問題并不能治本,推動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才是關鍵。為此,該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系統觀念,注重由點及面拓展整治效果,針對問題整改過程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項,督促相關部門從制度機制入手查找監管漏洞和盲區,不斷深化標本兼治、源頭治理,全方位鞏固整治成果。充分發揮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意義,采取編寫警示教育讀本、通報曝光、廉政知識測試等方式,將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侵害群眾利益、作風不嚴不實等典型案例作為重要內容,深化以案釋紀釋法,為基層干部提供對照的反面典型,督促各級干部以案為鑒、認清紅線。
“紀檢監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眾工作。我們將持續強化執紀執法為民、糾風治亂為民的理念,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的根本價值取向和衡量標準,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該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高雪松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