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謝你們了,要不是有巡察組的幫忙,我們的不動產權證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拿到手。”今年4月,十幾名群眾拿著印有“一心為民辦實事 彰顯公仆好本色”的錦旗,一同“闖”進保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處理歷史遺留問題辦公室內。
事情還得從去年說起。保山市委第一巡察組在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常規巡察時,接待了11名情緒激動的群眾。
“我們要反映問題,你們一定得幫我們解決啊!”
“我們11戶人家前幾年陸續在義烏商貿城買了房,一輩子的積蓄都搭進去了,房子卻不是我們的,這是什么道理?”
“是啊,都這么久了還沒有拿到產權證。我們什么辦法都試過了,官司也打了,但就是拖著不給。你們一定要幫我們想想辦法!”
……
在來訪群眾你一言、我一語中,巡察組逐漸拼湊出了事情的脈絡。2013年至2016年期間,羅某某等11人陸續在義烏商貿城購買了商墅房,但是由于開發商前期的失誤以及后期的不作為,導致11戶人家的不動產權證至今未辦理成功。
在清楚群眾代表訴求后,巡察組按照規定將反映問題轉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辦理。經核實,產生此次問題的原因在于在戶主購買房產后,開發商一直未向住建部門備案登記,而辦理不動產權轉移登記,需住建部門的備案登記作為法定前置條件,且開發商于2017年將23套已售出商墅樓“以物抵債”登記至建筑公司員工名下。由于程序的不合規,導致共有20戶業主23套商墅樓的不動產權證一直未辦理成功。
“群眾利益無小事。雖然這一輪巡察結束了,但群眾既然來了,就是對我們的信任,不能辜負群眾的信任。”市委第一巡察組結合實際情況,在報請市委巡察辦同意后,商請同期在市住建局開展巡察的另一巡察組予以配合,并牽頭召開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參加的協調會,協商不動產首次登記申請及轉移登記相關事宜,及時為來訪群眾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手續,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在巡察組及各相關單位的合力推動下,20戶業主終于在今年3月份領到了屬于自己的不動產權證書。
“巡察工作有期限,為民服務不打烊。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強巡紀聯動,持續通過下沉走訪、辦理信訪、現場調研等方式,傾聽群眾呼聲,推動辦理民生實事、解決民生難題。堅持在巡察整改上持續發力,推動整改見實效,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傳導到每一名黨員干部職工。”市委巡察辦負責人說道。(保山市紀委監委 趙威 張春怡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