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指出:“評估主題教育成效,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否得到有效解決,要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東西來一次檢視,分析根源,對癥下藥,切實改出實效。”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把是否有效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作為衡量主題教育成效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堅持人民立場、堅持求真務實、堅持實干興邦的具體體現,彰顯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四風”中的頑瘴痼疾。經過這么多年鍥而不舍地糾治,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然存在。問題還是,“在形式主義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實效,文山會海、花拳繡腿,貪圖虛名、弄虛作假”,“在官僚主義方面,主要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兩者表現為,“有的不認真學習黨的理論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學了也是應付場面,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不求甚解,無心也無力在實踐中認真運用”,“有的對實際情況不了解不關注,不愿深入困難艱苦地區,不愿幫助基層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甚至不愿同基層和群眾打交道,怕給自己添麻煩,工作上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得過且過”。這些問題,雖然有了許多新的表現,但其本質沒有變、實質沒有變。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阻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歷史偉業順利推進的“絆腳石”。前不久,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十起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有斥巨資統一商鋪牌匾樣式顏色的,有不顧實際跟風引進“網紅”樹栽種屢屢造成水土不服的,有不接地氣的村史館成了“村民不看、專為領導考察準備”的景觀工程……這些只圖虛功、不顧實際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老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如果不拆除這堵橫亙在黨和群眾之間的無形之“墻”,勢必會啃食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消耗黨群干群魚水情,嚴重侵蝕黨的執政基礎。倘若任由這些歪風滋長,不僅會澆滅干事創業的激情,還會令人感到迷茫和混亂。當“認認真真走過場”多了,基層干部難免“久而不聞其臭”,會越來越習慣于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中尋找充實的忙碌感、虛假的成就感,消極懈怠、庸懶散拖,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自是接踵而來。長此以往,精氣神不振,黨風政風渾濁,焉能不貽誤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還何談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進行嚴肅通報,進一步釋放動真碰硬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強烈信號,告誡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始終堅持真抓實干。
在作風建設中,不作為、亂作為是頑瘴痼疾的一個重要表現。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每月公布的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情況看,都存在不作為、亂作為的案例。不作為、亂作為成為干部作風整頓的老大難問題。滋生的深層次原因,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祟,工作責任心不強,不積極擔當作為,不正確履行職責。有的任性用權,為群眾辦事吃拿卡要;有的臉好看、門好進,面對群眾笑容滿面,態度熱情有加,但就是不辦事;有的忘記職責,遇事推諉扯皮,表面上盡心盡責,實際上假作為,能拖就拖、能推就推,總是找理由搪塞了事。
當然,還有一種現象更不容忽視,那就是事也在辦,工作也在做,就是標準不高,沒有效率,隨時處于“半拉子工程”狀態,何時可以辦成辦好,讓人霧里看花,只能望穿秋水,不知還要等多久才看見柳暗花明。這種現象極具偽裝性,還叫人抓不住他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的“尾巴”,“躺平”的悠然自在,“甩禍”的心安理得。這類現象帶來的危害更大,尤其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作風整頓中的“硬骨頭”。“硬骨頭”難啃,難在是“骨頭”,并且這個“骨頭”還特別“硬”。所以,成了頑瘴痼疾。“硬骨頭”要啃得動,當然牙齒要硬、刀子也要硬。牙齒硬了、刀子硬了,就不怕啃硬骨頭。既然是成為頑瘴痼疾的“硬骨頭”,就還得用嚴的標準、硬的措施進行查處,寸步不讓地堅決糾治。要從治標向治本延伸,有久病長治的堅決態度,更要有防微杜漸“防未病”的良方,最大限度減少不作為、亂作為行為的發生。
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必須樹立系統思維,堅持系統治理理念。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一些干部身上之所以時常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責任心不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得不牢固,也跟涉及承辦的具體事項存在多方面的其他因素有關。在查處這類問題的時候,也要查找其他方面的原因,始終做到實事求是,分清是非曲直,看看是主觀故意還是真的是其他方面的客觀因素所致,防止簡單粗暴,讓受到處理的同志心服口服,真正認識到錯誤所在,發自內心真改實改。
在這次主題教育中,檢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整改是否取得實效,關鍵要看有沒有站穩人民立場,是不是真抓實干。是否存在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搞變通做選擇打折扣,“輪流圈閱”“層層轉發”文件,不見實際行動,不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是否存在脫離實際下任務,隨意向基層攤派任務、層層加碼的問題;是否存在對群眾不冷不熱、對企業不親不近,對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視而不見、漠不關心的現象。
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進一步牢記初心使命,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是否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標準。找準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決糾治在維護群眾利益上推諉扯皮“打太極”、消極應付不負責、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以及“一刀切”、層層加碼等不正之風,讓基層減負減到干部群眾心坎上,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主題教育中干部作風建設取得的實實在在變化和成效。(紀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