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性。”這一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政績,為黨員干部立身處世、干事創業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為官之道,首在政績觀。黨員干部尤其領導干部,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在擔當實干中樹立踐行正確政績觀,真正創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政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員干部的政績觀正確與否,直接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決定著黨員干部為誰去建立政績、追求怎樣的政績以及怎樣去實現政績。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從成立之初,我們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時刻站穩人民立場才能樹立正確政績觀。為民造福就是最大的政績,要始終牢記黨的性質宗旨,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要經常到田間地頭察民情、聽民意,在深入了解群眾意愿的基礎上辦好民生實事,既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評價。
持續強化黨性修養,樹牢為黨盡責的政績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黨性堅強、摒棄私心雜念,才能保證政績觀不出偏差。”能否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是一個嚴肅的黨性問題,能夠照見黨性修養、政治立場、格局境界。一些黨員干部政績觀扭曲,表面上看是對待工作不認真、不負責,實則是黨性不純、作風不純。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強黨性修養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確保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因此,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必須牢牢抓住黨性修養這個關鍵,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終身必修課。黨員干部要自覺修好黨性這門“心學”,下功夫去解決思想不純、作風不純等問題,常修常煉、常悟常進,切實提高思想覺悟、精神境界、道德修養。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要在思想深處時常檢視剖析,不斷去雜質、除病毒、防污染,把對黨忠誠和為民造福統一起來,摒棄私心雜念,確保政績觀不出偏差。
不慕虛榮、不務虛功,樹牢求真務實的政績觀。真正的業績,都是干出來的,真干才能真出業績、出真業績,黨員干部就是要擔當作為,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必須首先樹立正確政績觀,要擺脫速度崇拜、增長焦慮,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步,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要堅持求真務實,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員干部一定要真抓實干,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善作善成,杜絕一切口號式、表態式、包裝式落實的做法,扎扎實實地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按規律辦事情,想問題、做決策都要從實際出發,不搞貪大求洋、盲目蠻干、嘩眾取寵;不搞華而不實、投機取巧、數據造假;不搞急功近利、竭澤而漁、勞民傷財。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對當務之急,要立說立行、緊抓快辦,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對長期任務,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滴水穿石、久久為功。(何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