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時節,在昭通市威信縣羅布鎮簸箕村,稻田里金燦燦的谷穗隨風搖曳,房前屋后的香桂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香氣,整個村莊彌漫著豐收的氣息。
這幅美好的畫卷是如何繪就的呢?這還要從村里通往外界的主干道說起。
就在一年前,這條路還是一條“泥丸路”,三步一坑,五步一塘,車輛損傷大,外面的車不敢來,地里的農產品運不出去,村民收入上不來,簸箕村的致富路就這么斷了。
2022年8月,威信縣被納入云南省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試點縣區。平臺剛上線沒多久,簸箕村村民就向平臺“吐露”了這件煩心事,請求縣紀委監委幫助協調修復硬化路面。
“群眾有困難,紀檢監察機關不能坐視不管。”了解群眾的訴求后,縣紀委監委第一時間聯合縣交運部門進行了現場核實。
到了現場才發現,實際情況遠比群眾反映的更惱火。
這條路不僅是簸箕村最主要的對外通道,也是附近兩個村的致富干道,涉及上萬人的生產和出行。
原來,這條路是建設宜畢高速公路時修建的施工便道,由于土石方運輸量大,重車反復碾壓,致使路面嚴重受損。加之山區地形陡峭,降雨大,在流水沖蝕下,路況不斷惡化,造成了有路卻不通的局面。
“群眾的苦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做夢都想把路修好,可財政吃緊,實在拿不出那么多錢來。”面對縣紀委監委的工作人員,羅布鎮黨委、政府相關負責人面露難色,言語中也盡顯愧疚。
“鎮里的困難我們也聽說了,再苦不能苦群眾。錢的事情,咱們一起來想辦法。”在縣紀委監委的督促下,縣交運部門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做了專題匯報。
道路交通是民心工程,關系民生大計。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縣財政面臨極大困難的情況下,擠出了560萬元資金,啟動了該條道路的修復硬化工程。
經過2個多月的緊張施工,這條9.1公里的公路煥然一新。
“路修好了,三輪車直接開到田邊,不再肩挑背扛,省時又省力。”
“道路邊坡加固了,孩子上學安全了許多。”
門口的路通了,心里的路也通了。如今,簸箕村群眾臉上的愁云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幸福的笑容。(朱鵬 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