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心里一點底氣都沒有,我們多次與協調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修改4次后,最終完成了方案的敲定與印發。”
“整個過程中,協調負責人從方案的選題、資料的收集、框架的設計、措施的細化等方面,給了我們全面的指導。”
日前,由普洱市紀委監委青年人才小組成員小馬和小雷共同牽頭制定的《2023年全市紀檢監察視頻宣傳策劃方案》在全市紀檢監察系統推廣使用。
此次方案撰寫對這兩位年輕紀檢監察干部來說,無論是綜合文稿寫作能力,還是組織協調溝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這是普洱市紀委監委以“主筆制”給年輕干部“壓擔子”,進而培養年輕干部的一個重要環節。
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希望,該市紀委監委始終堅持把培養紀檢監察年輕干部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來抓,不僅注重對年輕干部的引導和幫助,時刻關注年輕干部的業務能力提升和經驗積累,更關愛年輕干部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廉潔教育,從嚴從實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以構建“育管用”培養鏈,全方位護航年輕干部成長,鍛造堪當新時代新征程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年輕干部貴在年輕,短板也在年輕,存在涉世未深、經驗不足、服務能力尚缺、業務能力弱等問題。如何才能在條條框框約束下,留住年輕干部的“鮮活”,還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年輕干部干事創業的能力?
“因材施教,才能‘育’出好能力。”該市紀委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緊扣年輕干部經驗不足、業務能力弱等特點,該市紀委監委定制推出“業務培訓+老兵現身說法+新兵上講臺”營養套餐,以每周一學為抓手,常態化開展年輕干部培訓,以現場實地教學為載體,通過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上講臺、部門主任談經驗、業務骨干講方法、新兵上講臺等方式,引導年輕干部在實際學習中內強素質。
此外,針對年輕干部“鮮活”特點,該市紀委監委在培養“一專多能”上下功夫,緊扣個人特長,搭建“人才小組”平臺。綜合部室精準“點題”,小組成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認領,通過不同業務知識課題研究,推動年輕干部更好融入中心大局,打造“機關智庫”。
“今年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審查調查‘80后’‘90后’年輕干部86人。”該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介紹,這類案件暴露出來相關人員失職、瀆職的問題,花樣翻新,令人觸目驚心。
為助力年輕干部“青清”成長,該市紀委監委因人制宜,建立導師結優配對制度,由領導班子成員和科室負責人擔任 “導師”,以“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定期或不定期對年輕干部進行思想政治引導、理論學習輔導、日常管理指導、心理健康疏導及談心談話,剖析典型案例以案示警,“手把手”有針對性進行業務指導等,“管”出年輕干部好狀態。
培養是手段,使用才是目的。在對癥下藥,練就“一專多能”的過硬本領后,該市紀委監委因人設事,通過讓入職滿1年以上的年輕干部獨立承擔業務工作“主筆人”、擔任所在黨支部支部委員、定點幫扶掛聯縣鄉村振興工作、結合自身優勢開展教育幫扶等,以“用”的實效檢驗“育”“管”的成色,讓年輕干部培育工作走深走實。
“加強對年輕干部的教育培養和管理監督,貴在經常、持久。”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探索“培育+管理+任用”統籌銜接的路徑,培養一批經得起磨礪、頂得住壓力、打得了硬仗、耐得住考驗的紀檢監察隊伍,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趙長虹 謝妮珊 || 責任編輯 宋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