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合力發揮不夠到位、對工作落實情況督促跟進不及時……日前,普洱市列出“清廉普洱”建設推進過程中的問題清單,并針對各級各部門在思想認識、責任落實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癥施策,通過破題、解題、答題三招“廉”動全域全面推進清廉行動建設。
解決問題首先要直面問題。普洱市切實加強對各縣(區)和市直各有關部門履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監督檢查,常態化掌握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思路和方法,走出破題的“謀劃招”,通過找出問題、直面問題、聚焦難點、精準發力,確保“清廉普洱”建設向縱深發展、向全方位各領域深化。
“為了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讓對策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我們針對不同的問題制定了適宜的措施,確保精準施策。”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破解整改措施針對性不強、僅僅停留在形式上的問題,該市聚力攻堅,亮出了解題的“關鍵招”。
針對主體責任方面問題,聚焦“誰來抓”,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市委書記帶頭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當好“施工隊長”,同時明確牽頭部門1名領導作為聯絡員主抓,強化工作推進過程中的情況報告和溝通交流,35家配合部門細化協調推進措施,努力提高在“清廉普洱”建設中的部門貢獻率。
針對監督格局方面問題,聚焦如何督促推動扛牢扛實監督專責。該市紀委監委帶頭抓實監督責任,印發2023年度監督工作任務清單,開列9類129個監督工作清單,推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找準自身在“清廉普洱”建設中的定位作用。
針對工作合力方面問題,聚焦“建立制度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合力。通過創新制定“領導掛帥、任務落實、監督檢查、工作調度、考核評估、成果運用”六項落實保障機制,構建起“誰來抓、怎么抓、抓不好如何處理”的全鏈條責任體系。同時采取工作提醒亮責、函辦制度督責、考核評估追責等方式,貫通多種監督方式、凝聚更強突破力量,推動形成了黨委牽頭主抓、紀委監督推動、部門具體落實、社會共同參與的建設責任共同體。
問題不僅要整改,還要整改到位。該市紀委監委通過分季度、分重點、扎實開展好政治監督“護航行動”,加強對“一把手”和同級領導班子監督,并點對點將黨風廉政考核發現問題反饋至被考核單位,追蹤督辦問題整改。同時每季度聚焦1至2個主題深入實施以“小”見嚴糾“四風”“固堤行動”,深化標本兼治、系統治理,持續推動主體責任與監督責任貫通協調、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一個領域一個領域集中力量靶向治理,確保問題整改到位、清倉見底,以問題整改帶動工作整體提升。
今年以來,圍繞“清廉普洱”建設“十個行動”工作,共約談2022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基本合格”單位1個,30名敢擔當善作為的領導干部得到提拔重用,開展澄清正名10批10人,辦理營商環境領域問題線索31件,并舉辦“賡續豐碑 行廉致遠——普洱市廉潔文化主題展”,先后組織213個部門(單位)3.5萬余人前往觀展,凝聚同心同德、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安恩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