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山市隆陽區九隆街道仁壽門社區,保山永昌府城古城門“仁壽門”便坐落其中。依托歷史文化資源,社區精心打造的清廉文化長廊格外醒目,清廉小廣場上,中國古代清官的故事吸引著過往行人駐足觀看,茶余飯后到枕廉亭休閑交流已成為當地居民的一種生活習慣。
在隆陽區,像這樣寓于村(社區)中的廉潔文化陣地還有很多。有依托金雞四·一五武裝起義開設的廉潔教育基地,有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融入廉潔文化元素建立的鄉愁記憶館,有清廉氛圍濃厚的各類文化場所……在隆陽區紀委監委的積極推動下,各村(社區)將廉潔文化有機融入文明城市創建、基層社會治理,崇廉拒腐的社會風尚逐步形成。
“一直以來,我們深入挖掘基層本土廉潔文化資源,注重發現和提煉優秀歷史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本土特色文化中的廉潔元素,以廉潔文化浸潤和推動基層黨風正、政風清、民風淳、社風優、家風好。”隆陽區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同志介紹道。
該區紀委監委將廉潔文化元素串點成線,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因地制宜發揮村(社區)資源優勢軟實力,推動廉潔文化形神兼備。聯合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等部門統籌全區文藝資源,精心編排一批廉潔文化精品節目,采取“送戲下鄉”、新媒體推送、公益演出等方式,將廉潔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有效融入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用看得到、摸得著、聽得懂的方式,把廉潔文化直觀地呈現在基層干部群眾眼前,進一步增強廉潔文化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感染力。
走進隆陽區板橋鎮清水村,在校園,在農家書屋,隨時可見孩子們捧著書籍閱讀紅色故事。一段段紅色故事,在孩子們的耳邊回蕩,一個個英雄人物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紅色的印記,成為心中的榜樣。該村以開展“紅色閱讀進鄉村,革命精神潤童心”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清廉精神境界。
辛街鄉鄒里社區搭起“清風議事堂”,將民生訴求、矛盾糾紛、身邊“微腐敗”、基層治理“頑疾”等納入“清風議事堂”議事內容,推動社區11項民生事項落地,受理化解了鄰里糾紛、婆媳矛盾等民情投訴事件25件,解決擱置了4年的項目土地征收及款項兌付問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隆陽區青華街道紅花安置小區內的廣場上,拆遷安置的“新城市人”們走出家門,共同觀看抗戰題材主旋律影片《大局》和禁毒教育影片《愛在人間》,中、老年人攜眷伴友、駐足觀看,再次重溫年輕時的廣場電影情結,陌生的鄰里們齊聚一堂、歡聲笑語。青華街道運用播放廣場電影的方式將廉潔文化及正能量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播到家家戶戶。
“我們將持續用活本土文化資源,加大宣傳闡釋力度、統籌廉潔文化精品創作、豐富廉潔文化元素,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該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楊麗娟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