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川縣委原副書記周某從管理服務對象處獲得商品房有限認購名額,并借用他人名義進行認購、轉讓,從中謀取私利,違反廉潔紀律……”近日,大理州賓川縣委組織班子成員到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參觀,通過聆聽講解、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現場接受紀律教育。
大理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預約系統接到賓川縣委辦公室預訂的警示教育套餐后,聚焦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深度剖析賓川縣委原副書記周某從“破紀”到“破法”的蛻變之路,以案說紀,以案釋法,“量身定制”教育內容,讓黨紀學習教育生動鮮活起來。
接受警示教育后,該縣委一名班子成員頗有感觸:“周某是我們曾經的同事,這樣的教育觸及靈魂、發人深省,提醒我們時刻遵規守紀,緊繃廉潔自律之弦,防微杜漸、警鐘長鳴。”
為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該州聚焦學習貫徹《條例》,及時對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改版升級,充分發揮其紀律學習與警示教育的“中央廚房”功能,綜合效應,通過創新方式、多點發力,不斷豐富紀律學習和警示教育的“菜系”和“菜品”,教育引導全州黨員干部常敲思想警鐘、常緊紀律之弦、常存敬畏之心,真正把紀律規矩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在升級改版中,該州以新修訂的《條例》為主線,聚焦政績觀錯位、權力觀扭曲,家教不嚴、家風敗壞,行業性、系統性腐敗和由風及腐、風腐一體等黨員干部容易行差踏錯的薄弱點,新增了139個案例,改版后基地的典型案例達400余個。對照六項紀律都有“對號入座”的案例進行剖析、解讀,并按照干部層級、崗位類別、問題種類進行分類建圖譜、剖原因、溯根源,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讓參觀者都能從相關案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更加深刻學習領悟《條例》的本質要求,更加自覺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
“沉浸式”感受現場、零距離接受教育,更能讓警示教育入腦入心。為此,該州在借助數據庫、電子滑軌屏、電子圖書等系統集成的方式擴容增量的基礎上,融入聲、光、電技術,視、聽、觸一體,激光+全息投影互動場景,系統綜合集成違紀違法人員懺悔錄、現身說法影像、同期錄音原聲,以立體式的視覺沖擊、互動體驗調動參觀者的五維感官,達到情感共鳴的教育效果。如,通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監獄的一天”等場景模擬體驗,打造實景課堂,還原高墻內外的痛苦與煎熬,將情、理、紀、法貫穿教育全過程。同時,在基地四樓設置報告廳,既可開展廉政黨課、廉政提醒談話等集體課,又可從影像資料庫中針對不同教育對象選擇警示教育片、紀實片、微視頻等各類視頻,形成可觀、可感、可參與、可分享的互動教育模式。
與此同時,該州紀委監委還健全運行維護、現場講解、聯系協調、服務保障、預約參觀等基地管理機制,從知識儲備、形體形態、語言表達等多個方面夯實講解員們的基本功,增強講解員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員的教育需求,轉變講解策略、調整講解內容的應變能力,用最好的狀態迎接每一場講解,感染每一個人。今年以來,該基地預約持續火爆,截至目前,累計開展427場次1.7萬余人次警示教育,已預約單位510家;其中,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共預約287場12056人。分類指導督促生態環保、住建、水務等12個單位、行業系統開展專項警示教育。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宣傳、教育和研學等功能,將紀律教育和黨性教育、廉潔教育、家風教育貫通起來,不斷創新教育模式,豐富教育內容,讓紀律教育‘走形’更‘走心’,促進黨員干部增強紀律意識,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大理州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楊自堅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