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期,位于玉溪市江川區安化鄉光山村的“花漫光山”多肉樂園游人如織,這個藏在大山里的彝族村莊,近年來靠著發展多肉產業實現了致富,上榜了云南省第一批宜居宜業和美示范村創建名單。
村居廉則治理順,治理順則鄉村興。今年以來,玉溪市紀委監委準確把握深化推進清廉云南建設的基本原則、戰略重點和方法路徑,并結合自身實際,以“清廉班子、清爽村務、清風家庭、清朗民風”為核心開展清廉村居建設,通過強化組織引領,緊盯村級權力運行,打造“陽光村務”,推進涵養清廉家風,推進移風易俗等舉措,為鄉村振興注入“廉動能”。
在玉溪,村級權力運行良好的清廉村居不斷涌現。紅塔區研和街道東山社區將“互聯網+”引入村務監督,在“清韻東山”微信公眾號中開設“黨務公開”“政務公開”“財務公開”“招投標信息”等版塊,形成以群眾為“小微權力監督員”的村級監督機制。華寧縣把“規范村組干部廉潔從政行為”納入村規民約,給村組干部定規矩、劃紅線、設籠子,提升村組干部廉政意識。峨山縣小街街道永昌社區制定村干部履職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建立健全村級議事決策制度,梳理完善“小微權力”清單,從嚴落實“三務”公開、“四議兩公開”制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推動清廉村居建設,離不開“陽光村務”打造。玉溪市紀委監委建立健全村級事務公開制度,確保村級財務、項目招投標、惠農政策落實等關鍵事項全面公開、透明運行。元江縣紀委監委不斷豐富拓寬群眾參與監督的形式,以“集體議事”“院壩協商”等活動為載體,引導鼓勵村民廣泛參與村級事務管理,人人參與清廉村居建設。通過強化信息公開與透明度、推進村級事務規范化管理、強化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促進村民自治與民主管理、推進村級事務規范化管理等,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在清廉村居創建中,玉溪市紀委監委還將清廉元素與培育鄉風文明相結合,通過挖掘整理本土鄉賢文化、民俗文化中蘊含的廉潔資源,借助清風庭院、廉政文化走廊、廉心亭等特色,將名廉警語、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廉潔故事等融入鄉村文化建設,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沉浸式”接受廉潔文化滋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從強化組織引領、推進陽光村務、加強廉政教育、完善監督機制、促進產業發展以及弘揚鄉風文明等多方面進行努力,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玉溪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江雨微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