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政府后天會舉辦一次割膠技術培訓,對我們以后自動化采收橡膠很有幫助……”鎮康縣紀委監委回訪組再次見到小蘇,他正在熱情地向村民介紹技術培訓內容,與群眾打成一片,相比第一次回訪,小蘇的精神狀態和工作干勁都有了很大變化。
不久前,仍在入職試用期的小蘇,因違規飲酒被給予警告處分。“受到處分后,小蘇心理落差較大,與同事交流也少了。”了解到這次處分讓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蘇一度意志消沉,為幫助這個年輕干部放下“包袱”,重振信心,縣紀委監委決定對其進行回訪。
“對于小蘇這樣的年輕干部,閱歷不足,面對挫折更易產生低迷情緒,一定要密切關注其思想動態,后期更要結合個人特長來激發內生動力。”回訪組成員在回訪前的專題討論會對回訪對象特點進行剖析討論,對其錯誤性質和情節、處分類型、檢討反思材料等情況分析研判。結合與其所在黨支部的負責同志、身邊同事等座談交流情況,及人員身份、性格特點、工作生活情況,精準制定回訪方案和談話提綱。
“家人不在身邊適應得怎么樣?”“工作之余有什么興趣愛好?”……考慮到第一次回訪,小蘇可能仍有不愿接受,或是羞于面對的情況,工作組以話家常的“閑聊式”與其開展談心談話進行側面引導,幫助其化解思想顧慮,向組織敞開心扉聊感受、談問題。
“當時覺得不是什么大事,現在想來還是自己認識不到位,我會好好吸取教訓,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一次次“潤物無聲”的談話讓小蘇內心逐漸有了觸動,之后的幾個月時間里,回訪組持續關注他的思想狀況,現實表現,耐心聽取他的訴求。同時,對其進行深入的心理疏導與釋紀釋法,多方努力下,回訪成效逐漸顯現。“現在他工作越來越積極,也能獨立挑起重擔。”現在同事提起他都是一致好評。
蘇某的成長蛻變是鎮康縣委監委強化對年輕干部關愛的縮影。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持續將回訪教育作為激勵約束機制的重要舉措,并將40歲以下年輕干部列為重點回訪對象,“一人一策”打造年輕干部專屬回訪教育方案,將實現“有錯”到“有為”的華麗蛻變作為回訪目標,既注重釋紀釋法糾偏矯正,更談存在優勢助燃“干事激情”,真正“訪”入內心,“訪”出實績。
立足“當下訪”,著眼“長久治”,該縣紀委監委在做好專項回訪的同時,加大力度開展年輕干部警示教育工作,通過組織年輕干部現場旁聽案件審理、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一系列舉措,給年輕干部提提醒、敲敲鐘、緊緊弦,為他們奏好理想信念之曲、拒腐防變之曲、嚴管厚愛之曲。(余晨 || 責任編輯 黎鴻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