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調查核實,何某不存在私自出售村民1000多棵紅松樹給他人的情況,該舉報為不實舉報,現予以澄清……”鎮雄縣烏峰街道紀工委以會議澄清方式為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某村黨委書記何某公開澄清。
此前,群眾多頭向紀檢監察機關舉報何某在耕地流出整改中,私自將村民鄭某的1000多棵紅松樹出售給他人的問題。烏峰街道紀工委收到該舉報后,迅速成立核查組通過談話、調取等措施對舉報問題展開核實。
“因為我們對收購木材的老板不熟悉,便請村上的何書記幫助聯系老板,收購我們村民組在耕地流出整改中砍伐的樹木……”
“由我們自行與收購木材的老板協商好價格后自愿出售給老板……”
在大家的言語和調查取證中,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反映問題明顯失實,烏峰街道紀工委經集體研究后,決定按程序為何某開展澄清正名,并對舉報人未了解清楚木材出售實情,憑主觀分析便舉報的行為予以提醒教育。
“耕地流出整改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在被舉報的那段時間里,我工作受影響,生怕在工作崗位上再次‘跌倒’。”何某回憶起之前的“陰霾”說道。
為消除“干事怕出事,出事怕擔責”的顧慮,鎮雄縣紀委監委深入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常態長效為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干部澄清正名,用澄清正名溫度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今年以來,靈活運用書面澄清、會議澄清、集中澄清、通報澄清等方式,為受到不實舉報的7個黨組織、66名黨員干部開展澄清正名。
鎮雄縣紀委監委在常態化開展澄清正名工作中,為引導群眾依法理性信訪舉報,著力維護正常的信訪舉報秩序,探索推廣“嵌入式”交流談話“七步法”。要求承辦部門在辦理實名舉報中,扎實開展與實名舉報人交流談話工作,認真做好談話筆錄,切實掌握舉報人的主觀動機、舉報意圖和訴求目的,做到研判處置“心中有底”,治理化解“心中有方”,用心用情打消舉報人的思想顧慮,讓舉報人“心中有信”“行為有戒”,為開展不實舉報澄清評估、異常舉報行為研判處置、首辦息訴等奠定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通過“嵌入式”交流談話“七步法”,采取“澄清正名+提醒教育”“澄清正名+誣告陷害行為查處”“澄清正名+訴求剝離轉辦督辦”等措施,成功化解4起多年多層多頭非理性舉報,為4名長期受到困擾的黨員干部吃下干事創業的“定心丸”。
下一步,該縣紀委監委將持續推進澄清正名工作常態化、長效化,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著力推動容錯糾錯、澄清正名、思想教育等工作同向發力,進一步釋放激勵效能,積極營造清正廉潔、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李蘭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