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移步進入展廳,接下來我將用‘四個干四個山’來介紹‘西疇精神’孕育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弘揚的過程……”坐落在西疇縣石漠化治理示范區(qū)內的“西疇精神”展覽館,是該縣的廉潔文化地標之一。伴隨著講解員的生動解說,參觀人員在一面面陳列墻前駐足沉思,從西疇人民的一個個實干故事中感悟“西疇精神”蘊含的勤廉理念。
除了“西疇精神”展覽館,諸如“西疇精神”摸石館、南疆烈士陵園、大江東革命遺址陳列館、“最后一公里”展館等廉潔主題突出、硬件條件完備、教育內容豐富的教育基地,均被打造成了該縣獨具特色的廉潔文化地標,成為黨員干部接受廉潔教育的“新課堂”。
近年來,西疇縣將陣地建設作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立足全域整合資源、統(tǒng)籌布局,挖掘“西疇精神”和當?shù)丶t色文化中的廉潔內涵,形成以“西疇精神”現(xiàn)場教學點和紅色教育基地為核心,各類清廉單元、廉潔文化公園、綠道等多點開花的廉潔文化陣地群。
“我們根據(jù)分布情況,突出地域特色,以‘尋訪疇陽廉跡’為主題,因地制宜將各個廉潔文化陣地串連成一條條廉韻十足的‘風景線’。”據(jù)該縣紀委監(jiān)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該縣圍繞“西疇精神”和紅色文化兩大特色資源,精心規(guī)劃了“探尋‘西疇精神’之旅”和“追尋紅色記憶之旅”2類“廉旅”路線,集風景游覽、視頻展播、現(xiàn)場解說、實踐體驗等形式于一體,寓廉于游,讓干部群眾觸景生廉。
融廉入景,清風有韻。該縣致力于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廉潔文化陣地,通過將廉潔文化建設融入基層治理、綠美建設等工作中,引廉入畫、以廉為訓,推動廉潔文化進巷道、進庭院。走進該縣興街鎮(zhèn)清河村,村口的圍墻上一幅幅“廉畫”美了村莊、潤了心田。在柏林鄉(xiāng)馬蹄寨村,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一塊家訓牌,教育干部群眾抬頭看“廉”、低頭守正……
“小廉在這里提醒各位村干部:千萬不要把村集體‘三資’當作私人財產擅自處置,否則必將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每周二下午六點,主播“小紀”和“小廉”在該縣1006個大喇叭里準時上線,和大家嘮起了紀法知識。
在抓好線下陣地建設的同時,該縣融合創(chuàng)新強化線上廉潔文化陣地建設,圍繞打造廉潔教育“云端課堂”這一目標,以全縣應急廣播系統(tǒng)為載體,推出廉潔文化主題廣播進行廉潔教育;在縣融媒體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設“清廉故事天天講”專欄,借助新媒體平臺傳遞廉潔聲音,實現(xiàn)廉潔文化陣地多元化、多維度、多層次覆蓋。(張蕊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