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鄉衛生院已完成彩色B超采購并投入使用,縣域內緊密型醫共體所轄成員單位及分院之間全面實現140項檢查項目、56項檢驗項目結果互認……”這是鳳慶縣以“鏡頭之眼+一把手”問政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生動寫實。
清廉云南建設工作開展以來,鳳慶縣以“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引領行動”為抓手,創新推出“新媒體問政局長‘面對面’”活動,通過面對面問政,強化輿論監督、一把手監督和紀檢監察機關再監督,推動問題有效解決。截至目前,已組織面對面問政17期,通過縣鄉共同發力、部門聯動配合,把造福民生的事辦實、溫暖人心的事辦細,順從民意的事辦好。
問政采取“收集問題、積極回應、整改落實、跟蹤問效”的閉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縣融媒體中心視頻號、抖音號等新媒體平臺,通過媒體發布預告、記者走基層、領導隨訪現場“接單”等方式,收集民眾反映的問題和建議意見,然后邀請涉及部門主要負責人走進縣融媒體中心演播室,對民眾提出的問題、意見建議進行訪談回復或作出公開承諾,再通過短視頻形式在新媒體平臺進行發布,強化社會監督。對回復和承諾的事項,壓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跟蹤問效,直到問題解決。
該縣把面對面問政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用“鏡頭之眼”盯問題、盯作風、盯成效,讓各級各部門熱起來緊起來干起來,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問政立足群眾所急和部門所能,主要針對社會公眾關注、群眾反響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及能夠解決、但還沒有解決,或正在著手解決的民生問題。通過全鏈條跟蹤問效,縣農業農村局扎實開展生豬私屠濫宰專項整治行動,縣民政局完成縣城中心敬老院改造,縣住建局開展公共租賃住房“百日整治”行動等工作。一系列民生問題在職能部門“轉作風、見行動”中得到有效解決。
“接下來,我們將把媒體監督、‘一把手’監督與紀委監委監督檢查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對部門和鄉鎮工作的全方位監督,讓監督更聚焦更對標。”鳳慶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楊成菊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