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調查核實,反映你們村的村民小組長康某某相關問題不屬實,現向大家當面宣讀書面澄清函……”近日,在魯甸縣文屏街道馬鹿溝村的蘋果園里,一場“接地氣”的澄清正名會在這里召開,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康某某澄清正名,消除負面影響,去除思想負擔。
澄清正名是保護干部干事創業激情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魯甸縣紀委監委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建立健全“1+1+N”澄清工作協作機制,由一名分管領導牽頭,信訪室負責,聯系紀檢監察室、承辦單位共同參與,對失實舉報件進行集中研判。按照澄清對象的年齡、崗位、資歷等實際情況分類施策,明確澄清問題細節、澄清時間地點、澄清適宜范圍等內容,靈活運用當面澄清、會議澄清、通報澄清等方式,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量身定制“澄清正名+公開反饋”“澄清正名+暖心回訪”“澄清正名+宣傳教育”等澄清套餐,推動澄清正名高質量開展。
“通過組織有針對性地及時開展澄清正名,能夠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擔當作為,實現澄清一人、激勵一批、提振一片的良好效應。”該縣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介紹道,2023年共為34名干部澄清正名,2024年第一季度為8名干部澄清正名,引導被澄清對象消除思想顧慮、正確對待群眾監督,更好激發黨員干部履職盡責的內生動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澄清正名并非“一澄了之”,為做實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該縣紀委監委按照“誰辦理、誰澄清、誰反饋、誰回訪”的要求,根據不同澄清對象的情況制定回訪方案,采取“面對面、一對一”的方式及時開展跟蹤回訪,積極打造“三必訪”跟蹤回訪機制,即必訪受誣告錯告干部所在組織(單位),督促加強正面引導,解除干部心理負擔和后顧之憂;必訪群眾代表,了解其工作表現及口碑評價;必訪干部本人,幫助其卸下思想包袱。截至目前,共對6名干部開展了回訪教育,“掃清”遭受不實檢舉控告黨員干部內心的“灰塵”,持續釋放澄清正名正向激勵效應。
此外,針對誣告陷害黨員干部頻發易發問題,該縣紀委監委加大宣傳力度,將紀律教育融入執紀執法全過程,由信訪室、案件承辦人員向實名舉報人宣講誣告陷害的惡劣后果,從源頭上防止誣告陷害行為發生。
“我們將一以貫之加大澄清正名力度,深化‘澄清’+套餐,樹立‘干部為事業負責、組織為干部擔當’鮮明導向,讓實干者吃下‘定心丸’,重振信心,通過澄清正名及關愛回訪,讓監督執紀更有溫度,營造干事創業的‘最強底氣’。”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舒丹 馬莉亞 || 責任編輯 張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