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家中藥材的種植規模擴大到5畝,鄉上有技術員指導我種植和防治病蟲害,企業直接上門收購,我們的收入有保障了。”面對前來回訪的鄉紀委干部,張大哥笑得合不攏嘴,之前臉上的愁容早已消散。
聯合鄉位于尋甸縣西北部,平均海拔2340米,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具有較好的高原中藥材種植條件。聯合鄉把中藥材種植加工業作為“一鄉一特”重點產業來抓,這也成為打開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鑰匙”。
此前,聯合鄉紀委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檢查時,張大哥大倒苦水。
“中藥材投資高,我們今年就種了1畝,想多種些,但沒有多余的錢投資。”
走訪中,鄉紀委發現部分群眾想多種植中藥材來提高收入,但苦于沒有多余資金。
了解群眾的需求、找準問題癥結后,鄉紀委干部將問題上報給鄉黨委,由鄉黨委對接尋甸縣農村商業銀行,共同研發推出“中藥貸”專項金融產品。縣農商行派出“金融特派員”到聯合鄉推廣辦理“中藥貸”業務,通過金融杠桿,撬動中藥材產業的快速增長。截至目前,首批73筆貸款、總計808.5萬元的“中藥貸”已發放到種植中藥材超過5畝的申貸農戶(企業)手中。
“中藥貸”就像及時雨一樣,切實解決了群眾資金短缺的問題。
為讓群眾放心擴大種植規模,聯合鄉紀委做實“中藥貸”的全鏈條監督。群眾獲貸后,及時組織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商行聯合支行、村委會三方對獲貸的種植戶提供品種引進、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隨時觀測中藥材生長情況,確保每一筆“中藥貸”資金發揮最大效能。對若因自然災害、市場價格變動等因素導致損失的農戶,對接尋甸農商行聯合支行因戶施策,靈活調整信貸政策,避免“抽貸”“斷貸”,為藥農提供堅實的金融后盾。
聯合鄉紀委深入田間地頭,通過檢查幼苗發放情況、幼苗品質及幼苗發放名冊,查看是否存在優親厚友情況。鄉紀委督促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財政所在驗收中藥材種植情況后,及時發放種植補貼,同時防止重領、漏領等情況發生。
種植問題解決了,還要打開銷路。在聯合鄉紀委監督推動下,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引進加工企業,實現產地初加工,銷售到國內及南亞、東南亞藥企,解決了農戶的銷售難題,村集體收入也有所增加。
特色產業發展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一環。聯合鄉紀委負責人表示,將做實做細中藥材種植到粗加工的全程監督,督促職能部門做好“中藥貸”業務服務和貸后管理,不斷優化升級“中藥貸”金融產品,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何麗萍 孔令南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