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何天華 通訊員 陳雪梅
“這是灣碧鄉巴拉村村委會黨員干部到大姚縣城辦理光伏業務的差旅費報賬材料。我們認為部分材料有虛報疑點,供你們參考。”近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巴拉村村委會,縣審計局專項審計組工作人員將差旅費報賬材料給到縣委第三巡察組工作人員趙紅。
此前,十五屆大姚縣委第九輪巡察期間,縣委第三巡察組進駐灣碧鄉,對灣碧鄉黨委及其所轄12個村(社區)黨組織開展巡察。“此次巡察,采取審計組與巡察組同步進駐的方式開展,審計組及時將審計發現問題線索提供給我們,為巡察工作提供參考。”趙紅介紹。
根據審計組提供的信息,結合該村財務檔案,巡察組經核實后發現,村干部何某趁著到縣城開會的機會,去曾經住宿過的賓館請老板一次性開了12張住宿發票(實際住宿4次,虛報8次)。最終,何某受到嚴肅處理,多報銷的2880元也按規定退回。針對此類問題,在巡察組和審計組共同指導下,灣碧鄉立行立改,并以點帶面開展村(社區)不規范公款報銷發票專項整治,建立健全財務審核制度。
“紀檢監察監督和巡視巡察監督側重于政治監督,而審計監督側重于經濟監督。三者各有所長,有效協同聯動,可以優勢互補,增強監督效能。”云南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
云南省多措并舉深化“紀巡審”貫通聯動機制,省紀委監委、省委巡視辦、省委審計辦聯合印發《推進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高效的實施辦法》,發揮紀委監委、巡視巡察的權威和審計的專業優勢,形成縱向聯動、橫向貫通監督新格局。
《實施辦法》確立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三類監督信息共享、溝通會商機制,鼓勵各地市在問題線索移送、案件查辦和整改監督過程中實現三類監督貫通協同,同時對協同監督的人才隊伍建設提出要求,進一步明確“誰來聯動、怎么聯動、聯動什么”等內容。
為打破信息壁壘,云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聯合巡視巡察機構、審計部門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機制,通過書面溝通、會議交流等方式,互通共享年度監督計劃、監督要點以及日常監督掌握的重要情況、問題清單。
“這次信息資料共享庫幫了大忙!進駐前,我們就已經從審計提供的材料中發現該單位項目評審款明細中的破綻和一些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蛛絲馬跡。”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委第五巡察組工作人員說道,在一次巡察中,第五巡察組憑借監督檢查報告、審計報告等信息資料,很快找到了問題切入口。據悉,為使巡察工作更精準,蒙自市委巡察辦有針對性地建立各巡察單位信息資料共享庫,讓巡察組提前掌握紀檢監察、審計等各類監督發現的問題。
云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結合實際,進一步探索“紀巡審”聯動模式。臨滄市探索巡審“開路”、紀檢“跟進”的監督模式。一方面,采取先巡后審、巡審同步、先審后巡相結合的方式,將巡察所需與審計所能緊密結合;另一方面,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同步跟進,推動對巡察發現的重要問題進行靶向施治。
此外,該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統籌建好“紀巡審”貫通合作人才庫。玉溪市紅塔區選拔127名業務骨干進入巡察人才庫,涵蓋紀檢監察、組織、財稅、審計等部門,以滿足每輪巡察不同領域、不同單位的用人需求;鶴慶縣從巡察機構、紀檢監察機關、財政、審計等縣直部門及鄉鎮進行選聘,組建巡察工作教育培訓師資庫,根據每輪巡察任務安排和對象特點,有針對性地邀請師資庫成員進行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工作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