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細查消除風險隱患 協同共治凝聚監管合力
以案促改提升出口退稅治理效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陳昊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結合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孫偉 攝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6起涉稅違法案件,其中一起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公司通過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低值高報等違法手段騙取出口退稅。
出口退稅是在國際貿易中,對報關出口的貨物、勞務、跨境應稅行為,退還其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負擔的增值稅、消費稅的一種稅收制度。近年來,我國出口退稅制度不斷完善、服務監管持續優化,對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更好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利益驅使下,當前出口騙稅違法犯罪行為屢有發生,不法分子騙稅手法持續翻新升級,甚至有稅務系統黨員干部與虛開騙稅團伙內外勾結、通同作弊、以稅謀私,嚴重擾亂稅收征管秩序,危害國家稅收安全,污染稅務系統政治生態。
個別領導干部甘于被不法商人“圍獵”,利用職務便利謀取非法利益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是遠近聞名的果蔬之鄉。近年來,在中老鐵路的輻射帶動下,其水果出口貿易額連續多年穩居云南省首位,最高時占全省90%以上。
伴隨著對外貿易的增長,出口退稅業務也在玉溪呈現集中發展態勢。據統計,2018年至2022年,玉溪稅務系統核準出口退稅49.05億元,占全省出口退稅總額的20%以上。作為在玉溪市稅務系統工作30余年的“政策專家”,國家稅務總局玉溪市稅務局原黨委委員、總會計師張毅清楚這背后的尋租空間,多年來始終將出口退稅業務控制在手中,并悉心經營成自己的“謀私通道”。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出口退稅必須提供3方面材料:證明貨物已出口的報關單、證明出口企業通過供貨企業上繳增值稅的發票和繳款書、證明已收外匯的收匯憑證。傳統的“買單配票”騙稅模式便主要針對這3方面,通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虛構物流、虛假結匯、虛假資金走賬進行資金回流等手段進行造假。
“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后,稅務系統對出口退稅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監管手段持續升級,傳統的虛開模式生存空間被逐漸壓縮,一些虛開騙稅團伙便在稅務系統黨員干部身上打主意。”辦案人員告訴記者,在一些不法商人的“圍獵”下,深耕出口退稅領域多年的張毅逐漸放棄原則底線,甚至主動替虛開騙稅團伙“出謀劃策”。
2021年4月,應不法商人秦某某邀約,張毅為其規劃了一條騙取出口退稅“新線路”。在張毅的策劃下,秦某某操控騙稅團伙在非法獲取出口貨物報關單、虛假收匯憑證后,以造假方式形成了完整的“配票鏈條”,用于騙取出口退稅。
秦某某團伙累計通過該模式騙取出口退稅2400余萬元,并一次性送給張毅一筆巨款。張毅在懺悔反思材料中寫道:“我是稅務‘內行人’,他們看重的就是我能教他們如何鉆政策空子。”
2019年9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明確稅務部門對網絡貨運經營者的稅收征管工作職責;網絡貨運經營者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記錄實際承運人、托運人的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服務信息、交易信息,并保存相關涉稅資料,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
“熟悉出口退稅政策,又身居關鍵位置的張毅,敏銳地嗅到了其中蘊含的‘商機’,開始策劃將自己手中的權力變現。”辦案人員介紹,一方面,張毅在未經市局黨委研究同意的情況下,個人擅自在全市貨物和勞務稅工作會議上,借“破解高風險行業稅收管理難題”之名,要求稅務機關通過比對交通部門監測的貨車運行軌跡和網絡貨運平臺提供的司機駕駛軌跡,對貨物交易及運輸真實性進行核實。
隨后,張毅又主動找到秦某某,雙方出資共同成立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誘導玉溪上百家出口退稅企業與自己實際控制的網絡貨運平臺公司合作,暗地操縱該公司為出口企業虛構運輸軌跡。
“本應是稅務部門借助第三方信息加強稅收監管的工作方式,卻被張毅利用職務便利設計成攫取私利的工具。”云南省稅務局黨委紀檢組組長何曉華告訴記者,張毅通過該物流公司在無實際運輸車輛的情況下虛構承運業務,為部分出口企業虛開運輸發票并按適用稅率收取銷項稅額。此外,該公司以支付好處費的方式,讓社會上的購車人將自己購買的車輛以掛靠名義登記注冊到其公司名下,并取得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再讓他人為該公司虛開有關發票,取得的上述發票全部用于抵扣進項稅。
據調查,張毅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辦理出口退稅業務、開具增值稅發票等方面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合計人民幣930余萬元。
深入剖析案發原因,有針對性查找監管和制度漏洞
2022年11月,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指導下,云南省稅務局黨委紀檢組聯合地方紀委監委對張毅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審查調查。最終,張毅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張毅是自2018年國地稅機構合并以來,全國稅務系統首個因出口退稅中內外勾結被留置的處級領導干部。”駐國家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審視其蛻化變質過程,根源在于喪失理想信念、忘卻初心使命,在不法商人的“圍獵”中逐步淪陷,最終走上違紀違法的不歸路。
作為玉溪市稅務局分管出口退稅的領導干部,自甘墮落的張毅不僅憑借“懂業務”的優勢靠稅吃稅、設租尋租,甚至主動為企業站臺,親自下場為不法商人拉攏腐蝕稅務干部。2021年至2022年期間,張毅多次組織分管部門干部到出口企業內部接待場所大肆吃喝,收受出口企業贈送的水果、糕點等禮品,并在多個正式場合表示:不要質疑報關單的真實性、不要質疑收匯證明的真實性、不要質疑企業收購發票的真實性。
“張毅的所作所為在潛移默化中向稅務干部釋放了放松監管的信號,也導致玉溪市的出口退稅問題從發票管理波及退稅審核、稅務稽查、內控監督等全鏈條多環節。”該負責同志說,玉溪市稅務局風險管理局在接收總局、省局推送的風險應對任務后,對農產品進項抵扣占比99.97%、采購員大額現金支付等疑點視若無睹,均出具“經核查暫未發現異常”的結論。市局相關主管部門未認真履行出口退稅審核審批職責,部門之間協作機制不暢,風險管理部門與稽查部門之間對風險判斷標準認識不同,使得秦某某控制的騙稅企業長期逍遙法外。監管失守、制度空轉,加上張毅等個別領導干部直接參與或協助,導致當地出口退稅領域形成重大違法犯罪風險。
以案促改推動協同共治,提升出口退稅治理水平
嚴肅查處張毅案的同時,在駐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指導下,以案促改工作在云南省稅務系統同步推進。
“我們會同云南省稅務局黨委紀檢組,深入剖析案件特點、原因癥結,系統梳理出口退稅和農產品收購管理中利用政策漏洞借機‘放水’、風險應對流于形式、內控管理缺位等深層次問題。”駐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張弘政介紹,在駐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持續指導推動下,云南省稅務局黨委紀檢組與省局黨委開展多次專題會商,深入查找案件背后暴露出的問題,并協助云南省稅務局黨委開展出口退稅及農產品增值稅風險管理專項排查,與外匯、海關等部門溝通對接,查補、追回、挽損合計約18億元。
在全國稅務系統,以案促改工作也在向深層次持續推進。2023年10月,駐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向稅務總局黨委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督促其針對農產品發票管理、出口退稅領域問題易發多發的實際,將“嚴查內錯”貫穿政策落實全過程、各環節,做深做實以案促改工作。
加強突出問題整改、提高出口退稅領域風險應對質量、加強出口退稅領域聯防聯控……一條條建議著眼深化出口退稅治理提出對策。隨后,稅務總局印發通知,在全國稅務系統開展出口退稅領域自查整改。同時,稅務總局會同公安部、海關總署等部門部署開展“利劍2023”專項行動,加大對農產品等重點領域違法犯罪問題集中打擊力度。在此基礎上,持續深化拓展常態化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成果,2023年12月,形成稅務總局與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人民銀行、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八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機制。今年2月,召開八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以打擊騙取出口退稅等違法犯罪為重點,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聯合利劍2024”專項行動。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堅持以案促改促治,嚴肅查處靠稅吃稅、設租尋租、關聯交易、內外勾結危害國家稅款安全等問題,堅決鏟除建立在尋租‘圍獵’基礎上的畸形稅商關系,堅決斬斷稅商勾結利益鏈。推動完善對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的監督制約機制,督促稅務干部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以實際行動為高質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稅務實踐提供堅強保障。”駐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