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凝結著億萬中國人的鄉愁,承載著無數人最溫暖的情感記憶。黨的十八大以來,每逢春節,習近平總書記都會通過多種方式向全國各族人民、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拜年,送上新春的祝福。習近平總書記的每一次關懷,都飽含深厚的人民情懷,彰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每一次問候,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打動著每一個歸鄉游子的心;每一次鼓勵,質樸而充滿力量,溫暖而催人奮進。本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新春祝福,與您一同學習感悟。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游子吟》,生動表達了中國人深厚的家庭情結。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2015年2月17日,習近平在二〇一五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團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最有力。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和萬事興。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2018年2月14日,習近平在二〇一八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在這萬家團圓之時,還有許多人堅守在工作崗位,在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中留下自己閃亮的足跡。我們向這些無私奉獻者致敬!
——2023年1月20日,習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新春佳節,我更牽掛基層的干部群眾
新年之際,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吃得怎么樣、住得怎么樣,能不能過好新年、過好春節。我也了解,部分群眾在就業、子女教育、就醫、住房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不斷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全黨全社會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2016年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的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心中裝著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2022年1月30日,習近平在二〇二二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每逢佳節倍思親”。新春佳節,我更牽掛基層的干部群眾。往年這個時候,我都要到基層走一走,同大家拉拉家常,看看大家還有哪些困難,聽聽大家新年有哪些打算,分享大家迎接新春的喜悅。今年采取視頻連線的方式,看的地方更多,東西南北中都有,雖然隔著屏幕,但我依然能感受到全國各地濃濃的年味,感受到大家的幸福和喜悅,我的心同大家、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始終是連在一起的!
——2023年1月18日,習近平春節前夕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的講話
甲辰龍年,希望全國人民振奮龍馬精神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兔被稱為瑞兔、玉兔,代表著機智敏捷、純潔善良、平靜美好。吉兔呈祥,象征中華大地愈發安寧祥和、生意盎然、朝氣蓬勃。在農歷兔年,希望全國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像動如脫兔般奮躍而上、飛速奔跑,在各行各業競展風流、盡顯風采。
——2023年1月20日,習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看到市民和游客在欣賞傳統民俗表演時喜氣洋洋,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農歷新年是龍年,龍在中華文化中有著勇敢奮進、活力無窮、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著美好的愿景。大家對新的一年要充滿信心,把日子過得更好。春節期間,各地可以多舉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讓節日更喜慶、更歡快。
——2024年2月1日,習近平赴天津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的講話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具有剛健威武的雄姿、勇猛無畏的氣概、福澤四海的情懷、強大無比的力量,既象征著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斗進取的精神血脈,更承載著新時代新征程億萬中華兒女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定意志和美好愿望。甲辰龍年,希望全國人民振奮龍馬精神,以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干勁闖勁,開拓創新、拼搏奉獻,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2024年2月8日,習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