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進行第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穩就業作為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中之重。本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邀您一同學習領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要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把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完善政策體系,強化培訓服務,精準有效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各項政策措施,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群體就業。要開拓就業渠道,加強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人等困難人員就業兜底幫扶。
——2023年6月8日,習近平在聽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時的講話
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自覺地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為就業提質擴容的過程,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和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新期待,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挖掘、培育新的職業序列,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
——2024年5月27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堅持就業優先政策
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當前正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階段,要進一步挖掘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學校、企業和有關部門要抓好學生就業簽約落實工作,尤其要把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作為重點幫扶對象。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在四川考察時的講話
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新興產業中注重擴大就業容量,解決好重點群體就業問題。
——2023年9月21日,習近平在聽取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講話
要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政策。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開發更多有利于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鼓勵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外出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并重,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引導外出人才返鄉、城市人才下鄉創業。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和務工收入,防止因失業導致規模性返貧。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統籌用好公益性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2024年5月27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提升就業質量和穩定性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高校畢業生要轉變擇業就業觀念,只要有志向就會有事業,只要有本事就會有舞臺。希望大家找準定位,踏踏實實實現人生理想。
——2020年7月23日,習近平在吉林考察時的講話
幸福生活是靠勞動創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實之心,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熱愛勞動,腳踏實地,在實踐中一步步成長起來。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在四川考察時的講話
完善供需對接機制,力求做到人崗相適、用人所長、人盡其才,提升就業質量和穩定性。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正確就業觀,以擇業新觀念打開就業新天地。深入分析一些行業出現用工缺口的原因,從破解“有活沒人干”入手,解決“有人沒活干”的問題。
——2024年5月27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勞動法律法規,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要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和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2023年7月7日,習近平在聽取江蘇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講話
要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健全勞動法律法規,規范新就業形態勞動基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及時總結經驗、形成制度。加強市場監管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有效治理就業歧視、欠薪欠保、違法裁員等亂象。
——2024年5月27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