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責任體系建設,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建立健全、完善落實“責任體系”,為確保黨和國家各項決策部署見行見效指明了方向。深入學習領會這些重要論述,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增強責任意識、強化擔當作為精神,帶頭落實主體責任、擰緊責任螺絲,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2013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青島黃島經濟開發區輸油管線泄漏引發爆燃事故情況匯報時強調,要抓緊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健全最嚴格的安全生產制度。2016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時強調,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關鍵是要作出制度性安排,依靠嚴密的責任體系、嚴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體制機制、有力的基礎保障和完善的系統治理,解決好安全生產領域的突出問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安全生產事關人民利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安全生產事故頻發,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不夠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失之于軟、硬度不夠。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的觀念,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在工作中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底線。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黨政一把手必須親力親為、親自動手抓,把安全責任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頭。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加強督促檢查、嚴格考核獎懲,實行安全生產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風險“一票否決”,全面推進安全生產工作。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精準識別、精準脫貧的工作體系,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政策體系,保障資金、強化人力的投入體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幫扶體系,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社會動員體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體系,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的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以硬措施保障硬任務,逐步建立和完善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逐級簽訂責任書、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良好局面,確保了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這一重要經驗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啟示借鑒,也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018年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各級黨委、各部門黨組(黨委)要把污染防治放在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健全職責明晰、分工合理的責任體系,生態環境部要負主要責任,同時管發展的、管生產的、管行業的部門也必須重視環保。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加快解決歷史交匯期的生態環境問題,必須加快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202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再次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抓緊研究制定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建立覆蓋全面、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決定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能否順利實現。要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認真細化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清單,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分工負責,做好支撐保障,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2019年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強化規劃權威性和剛性約束,形成嚴密的規劃落實責任體系。要加大檢查督導力度,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工作推進不力、落實不好的,要嚴肅追責問責。2021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再次強調,要強化規劃計劃權威性和執行力,嚴格責任體系、時間節點、質量標準,加大評估和監管力度,督促規劃任務高效落實。規劃計劃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指南針,是明確未來發展思路的方向標。規劃計劃的起草制定“不可兒戲”,規劃計劃的落實執行同樣“不可兒戲”。在規劃計劃起草制定中,要牢固樹立“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的理念,提高規劃計劃的科學性、預見性、前瞻性、穩定性和連續性,堅決反對“翻燒餅”。同時,規劃計劃制定出來后,要明確責任、細化責任、嚴格執行,堅決防止不把規劃計劃當回事,增強規劃計劃的權威性和剛性約束力,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
2022年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要把握新時代信訪工作的原則和要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信訪工作責任體系,用好信訪工作制度改革成果。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各級機關、單位及其領導干部、工作人員接受群眾監督、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途徑。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要堅持和加強黨對信訪工作的領導,堅持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切實把《信訪工作條例》落到實處,做到為民解難、為黨分憂。
2022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健全黨領導反腐敗斗爭的責任體系。要加強黨中央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壓實各級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特別是“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責任,貫通落實相關職能部門監管職責,健全各負其責、統一協調的管黨治黨責任格局。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與此同時,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號。要健全黨領導反腐敗斗爭的責任體系,建立健全黨委(黨組)定期分析研判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政治生態狀況、研究解決反腐敗工作中重大問題的制度,完善反腐敗工作格局,形成反腐敗工作合力,不斷消除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鄭超華 冼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