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躲在316件信訪舉報信背后的人
李某某向某鎮政府反映他家隔壁的石木工藝品店存在噪音和污染等問題,因處理結果未達到李某某的要求,便冒用他人身份進行不實信訪舉報。
其中,反映鎮綜合執法隊隊長王某某暴力執法的有90件,署名曾某某;反映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陳某利用職權干擾執法的有150件,署名張某某;反映鎮黨委書記張某某對陳某行為置之不管的有29件,署名梁某某;利用網絡侮辱鎮領導干部的有47件。后經該縣紀委監委核實,316件信訪舉報均出自李某某一人。其舉報的暴力執法、干擾執法等問題均失實。李某某因冒用他人身份并惡意舉報,擾亂了正常的信訪秩序,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8天的處罰。

以上案例中,李某某冒名誣告陷害受到了依法處理。在現實中,有一些信訪人以不署真實信息、冒用他人信息等方式信訪舉報,究其原因,有的怕打擊報復,又希望得到優先處理,就冒用他人姓名舉報;有的直接盜用與被舉報人有“矛盾”人的姓名,意圖使被舉報者與署名者雙方矛盾進一步加深;有的不僅冒名信訪舉報而且還冒名誣告陷害,性質更加惡劣,必將被嚴肅處理。冒名信訪舉報不可取,紀檢監察機關提倡、鼓勵實名信訪舉報,對實名信訪舉報優先辦理、優先處置、給予答復。實名信訪舉報不僅有利于紀檢監察機關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紀檢監察機關有針對性地開展對信訪人合法權利的保護。

信訪舉報誤區要避開
信訪舉報是充分保障黨員干部和群眾監督權利的重要途徑,能夠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和群眾對紀檢監察機關的信任感、認同感和獲得感?,F實中,部分黨員干部和群眾對信訪舉報還存在一些認識誤區。我們結合案例進行剖析,讓大家在信訪舉報時能更加合規合紀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