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性、系統性腐敗
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指出:“深化整治金融、國企、能源、醫藥和基建工程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要向行業性、系統性腐敗問題亮劍,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領域一個領域突破,以一域治理帶動全域治理,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堅決清理風險隱患大的行業性、系統性腐敗。
持續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嚴肅查處金融、國企、高校、體育、煙草、醫藥、糧食購銷、統計等領域腐敗問題,堅決清除系統性腐敗風險隱患,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面鞏固來之不易的壓倒性勝利。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2024年1月10日)
米袋里的“碩鼠”
某市國家糧食儲備中轉庫原黨委書記、主任付某隨著手中權力越來越大,人生航向愈發跑偏。在既想當大官又想發大財的心理驅使下,用權力換人情,視單位為“自留地”,把糧庫當“錢袋子”,為企業和個人在陳化糧收購、糧食購銷業務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他人所送財物。伙同動態糧儲備合作企業,通過篡改鐵路運輸大票、偽造糧食出入庫單、偽造動態月報表等方式申報動態糧補貼,共同騙取省級動態糧補貼844萬元……小到用公款購買名貴煙酒相送、公款請吃,大到把國家動態儲備糧指標、財政補貼“拱手相送”,付某不斷破底線、越紅線,慷國家之慨、牟個人私利,靠糧吃糧、監守自盜,一步步淪為腐敗分子。
2022年,付某被開除黨籍和公職,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并處罰金95萬元。
手握國資大權的段某某作為國企“一把手”,本應做國有資產守護人,守護好全民的共同財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可他卻因權力觀異化、政績觀扭曲、事業觀偏差,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名黨的干部,管理的是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把“一肩挑”變成“一言堂”,把“責任田”當作“自留地”,把國有企業當成“私人領地”,拿著國家的資源搞權錢交易,最終淪為階下囚。
國有企業關系國計民生,掌握國家資源,容易成為權力尋租和權錢交易的重災區。作為國有企業的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更應牢記“國之大者”,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增強紀法意識,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從廉潔紀律嚴起、從日常規范管起,做新時代國有企業的實干家,當好國有資產的守護人,讓每一筆國有資產都安安全全、干干凈凈、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