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有一個名字被世代銘記——耗玉發。他的一生,是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生動寫照。他是蘭坪人民心中的一盞明燈。
耗玉發(1929—1992年)
耗玉發,1929年出生于蘭坪縣石登鄉車邑坪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放豬放牛識字不多的少年成長為蘭坪縣委書記,他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為人民服務。他用一生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勤政廉潔”。
耗玉發老書記的廉潔,體現在他對權力的謹慎使用和對公共資源的嚴格管理上。他從不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親友謀取私利,始終保持著清正廉潔的作風。
1983年,時任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蘭坪縣委書記的耗玉發負責蘭坪縣城搬遷工作,來自大理、保山、四川等地的大小包工頭聞訊趕來,云集縣城,都想承攬項目工程,辦公室的門都被擠破了。耗玉發不僅斷然拒絕這些找門路攀關系的商人,更嚴厲要求下屬按照規章程序秉公辦事。縣城搬遷過程中的這股清廉之風廓清了蘭坪縣內的政商關系,也讓耗玉發遠離了不法商人的“圍獵”。直到逝世,耗玉發都與妻子住在縣政府安排的磚木結構安置房里,過著簡單的生活。
耗玉發更多時候考慮的是怎樣做才能把工作搞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教育和培養。從新縣城搬遷籌劃到啟動建設,耗玉發始終堅持依法用權,嚴格管理,保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受到當時蘭坪人民群眾真心擁護和尊敬。直到今天,當年和他共事的許多老同志每每回憶起來仍贊不絕口。
1992年5月1日,耗玉發因病去世。耗玉發在權力面前始終保持清正廉潔,拒絕誘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人人愛戴的縣委書記。他的事跡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后人的道路,提醒著每一位公職人員要時刻保持廉潔奉公的作風。(張寅)